沒病為什麼要付費?某太太來到婦產科聽取超音波檢驗報告結果。醫師告訴她:「這次的檢查正常,一切沒問題。」
這位太太聽了覺得放心,但另一方面卻認為:「既然我沒有問題,醫師也沒有對我加以治療,為什麼我要付費?」她覺得這筆費用應該囊括在檢查費裡,不應另收診察費用。
問題的癥結在那兒? 台安醫院資深護理師謝彩玉最近把多年來在臨床接觸病患發現的問題,集結於「傾聽第一線不同的聲音:資深護理師的真情守護」一書說,為大家解惑。她說:因為不能忽略醫師的專業。
試想,解讀超音波的檢查結果,必須仰賴醫師,如果沒有醫師解讀,怎麼知道結果沒有問題?差別就在解讀的專業。另外還有另一個重點,那就是醫學檢查和看報告,在醫院分工中,本來就是兩回事。
醫學檢查的操作是在檢查室,不是在診間,負責的人是醫檢技師,而不是醫師,因此檢查的收費與看報告的收費自然是兩回事。醫院就是有這樣明確的分工,才能讓每件事順利運作。既然醫師解讀檢驗結果的場域是在診間,表示醫師的診療是在這次看報告流程中,費用當然是在診察後收費。
其實當你聽到醫師說出「檢查結果沒有問題時」,患者的權益還沒結束,而且心中應該還有許多疑慮,這時建議應掌握自己的權益,一次對醫師問個清楚。
不妨試著詢問醫師以下問題:
1. 為什麼自己有必要做這項檢查?是哪個環節該多注意?
2. 未來還有必要做這項檢查嗎?多久追蹤一次?
3. 如果這項檢查結果為沒有疑慮的,醫師認定可能問題出在哪裡?
4. 如果這項檢查結果為沒有疑慮的,目前身體的不舒服可能再轉做哪些檢查?
主動出擊,多多練習發問,不僅能確實地了解自己的健康問題,也能讓醫師對你刮目相看,建立良好的醫病溝通關係!
關於《傾聽第一線不同的聲音》
1.病患視醫院為畏途的心理分析!瞭解它,克服它,你將無入而不自得。
2.常見病患十大客訴分析,瞭解醫療現況,讓病患不再兀自費疑猜。
3.真的遇到難以伸張的問題或是有疑慮時,病患該怎麼做?本書透露祕訣讓你高枕無憂。
4.醫師眼中的五種頭痛病患案例分析以及醫病雙方的溝通守則,讓醫病關係更臻完美。
5.看病時的自我評估重點,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好以下功課,省下自己與醫師的時間。
‧夏天睡覺冷氣怎麼開?教授建議不要定時關機「吹整夜比較好」
‧七旬婦30年來「不出國、買特價品」存下千萬老本卻後悔了
‧80歲男體弱需攙扶「每天加吃5顆常見食物」一個月後大復活能自己走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