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黃富源醫師
醫師是人,不是神,當然也會生病。但也因為年輕時生了一場改變我一生的病,讓我決心為主服務,並全心奉獻於醫療服務。
為了家境 考上從醫之路
我生長於高雄大樹鄉,小學時的志願是當小學老師,直到雄中畢業保送上東海化工系,念了1年,父親提到家裡經濟狀況無法支應我將來出國留學或開工廠,要我重考,看能否考上醫科。託上天的福,我成為大樹鄉第1位考上台大醫科的學生。
畢業後,我滿懷大志,想要服務人群,在擔任台大兒科住院醫師,我像一塊海綿,主動學習各項臨床技能,當時設立的目標就是將來能開業,以便貼補家用。不料,就在要升上第3年住院醫師之際,突然感染A型鏈球菌而出現扁桃腺炎,一直發燒,我以為吃吃抗生素就OK;不料,到了第3天,竟然併發腎臟炎,出現血尿、畏冷等症狀,被迫住院治療,那時女兒剛出生3個月,內人要照顧我只好把女兒委請娘家照顧。
驟然患病 輾轉床榻之間
住院一周後,雖然肉眼已看不到血尿了,但尿液中仍可驗出紅血球,那時腦中不免會胡思亂想,「會不會有後遺症?」、「將來出現尿毒症該怎麼辦?」由於我是住院醫師的身分,當時醫院有兩位腎臟科醫師負責診療,其中一位教授只依據教科書告訴我,「有80%會痊癒,有20%則會轉為慢性」,並建議我接受做腎臟切片。不過,另一位當時台大講師鄭仁澤,主動安慰我「教科書的內容不一定全對」,且認為腎臟切片對我沒有幫助。
如今,我身為資深的腎臟科專家,我的病人很少接受腎臟切片,需要做該項也許不到1%,因為它頂多讓醫師知道腎臟的病理變化,卻無助於患者的預後。而且,再回頭看這兩位醫師的話,讓我發現前者只根據教科書為病人看病,為病人做檢查的目的只為了做研究,但後者則是真正關心病人,帶給病人安慰。
不過,隱藏在身體的A型鏈球菌依然反覆作怪,那半年期間仍不時讓我發燒住院,當時有人建議我乾脆割除扁桃腺,以絕後患。於是我向台大耳鼻喉科教授求診,那時他剛引進冰凍手術,標榜免開刀、不流血;可是在術後1周,卻讓我痛苦萬分,原來扁桃腺在冰凍後仍有殘留組織,讓我既疼痛又發燒不退。
謹守醫德 不看患者貧富
最糟的是,這個殘留的扁桃腺卻逐漸變硬,許多醫師看了也束手,而且無人敢接手動手術。後來,我去拜託台大耳鼻喉科權威杜詩綿為我開刀,住院後聽病房打掃阿桑好心提醒「記得要送紅包」,我內人依例在開刀前籌了一筆錢裝入紅包袋,送到杜醫師手中;但在我出院當天,杜醫師又把紅包原封不動退給我。
從這個讓人折騰的扁桃腺手術,讓我得到深刻的啟發,一是即使是新開發的藥物或技術,若未經科學驗證及時間累積,它不見得是對病人最有利的治療;另一個則是不論病人來自富貴或貧窮的家庭,我都堅持不收病人的謝禮或餽贈,如果病家執意要表達心意,那就轉贈醫院的救貧專戶,幫患者解決就醫的經濟難關。
我之所以對貧病者住院特別有感,在於那時剛結婚,又經常反覆住院,住院醫師薪水很少,有時連住院費都繳不出來,於是我委請一位同學陪著內人求見當時的院方高層,希望醫療費用是否可以員工身分打折?但對方竟回以自己母親住院都已全額繳費,「打什麼折?」這番言語讓我感受良多,也立誓將來只要有能力,願意給窮苦病人最大的幫助。
診斷審慎 鼓舞病患心情
另一件讓我畢生奉行的圭臬,就是以同理心理解病人的苦痛。由於一直掛心血尿檢查仍有潛血反應,我一方面擔心日後演變成尿毒症,於是拚命研讀圖書館內有關急性腎臟炎的書籍與文獻,另一方面則打聽外院的名醫,期能解除心中的疑惑。後來,我帶著自身在台大醫院診療的病歷,向台北醫學院(今為台北醫學大學)院長黃金江求助,他告訴我:「縱使尿液中有些紅血球,預後並無大礙,一定會痊癒。」
正因為這句話,讓我頓時從憂愁滿面看到了陽光,也深刻理解到,「醫師的一句話,可以帶給病人希望與重生」,從而掃除了病中久散不去的陰霾。加上在住院期間,從感受人情冷暖及無助,經由教會吳秀長老及饒孝楫不時替我禱告,讓我領受上帝的愛。因此,這些年來我總以年輕時遭受病痛的折磨為借鏡,在床邊教學時告訴我的學生,「醫師有時扮演神的角色,每一句話,每個診斷,輕忽不得。」
黃富源小檔案
年齡:75歲
出生地:高雄縣大樹鄉
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專長
小兒感染科
腎臟專科
興趣
打網球、閱讀、登山
現職
●馬偕醫院兒科資深主治醫師
經歷
●馬偕醫院兒科主任、副院長
●兒科醫學會理事長
●衛生署副署長
主要事蹟
●衛生署一等衛生獎章
●第2屆亞洲傑出兒科醫師獎
●第25屆醫療奉獻個人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