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聞癌色變,其中胰臟癌又有「癌王」之稱,更是無聲殺手,包括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義大利男高音帕華洛帝、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等都因胰臟癌病逝。近年來,台北榮總透過重粒子治療搶救無數胰臟癌患者,但患者常考量治療時的身體不適,且心情上也是「嚇呆了」的狀況下,往往否認期太長,因而延誤治療。醫師表示,確診胰臟癌後,應立即接受化療,若病情許可銜接重粒子治療,才能實質獲得治療幫助。
台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重粒子治療科主任藍耿立說,胰臟癌生長快速,不同於其他癌症,但臨床上許多患者確診後,憂心長期化療十分辛苦,身體須忍受疼痛、不適,且胰臟屬於消化器官,容易有消化不良、營養不足等,病人會十分虛弱而無法繼續治療,進入惡性循環。
許多患者除了考量身體不適,在心情上也是備受驚嚇、「嚇呆了」,常因否認期太長,而未立即治療,可能遲疑了一至二個月,病情反而更為嚴重,如原本是沒有轉移,但後續卻出現轉移,或原本病情可以手術治療,但卻演變為無法手術。若確診胰臟癌後能立即接受化療,並於病情許可時銜接重粒子治療能獲得實質幫助,若癌細胞已轉移,恐無法採重粒子治療,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及壽命。
其次,胰臟癌患者好發年齡為55至60歲,但也有更年輕的個案,建議民眾應養成定期健檢,如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測腫瘤標記CA19-9數值等,而有癌症病史及家族史的人,更應定期檢測,一旦出現腹痛、背痛、臉色變黃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台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賴宜君說,臨床上曾收治84歲的女性患者,其持續腹瀉3個月就醫求診,於他院檢查發現,胰臟頭部有一顆約達3.8公分的腫瘤,並侵犯到上腸系膜動脈,診斷為第三期胰臟癌,隨即開始化療。
經二個月化療後,轉介至台北榮總求重粒子協助,經過一系列準備及呼吸訓練等,以調整治療時的呼吸節奏,降低腸胃道不適等副作用,以完成12次重粒子療程。治療過程僅有輕微疲倦感、皮膚反應,腫瘤指標下降至正常,治療至今持續2年半,目前穩定化療及持續追蹤。
賴宜君說, 為治療胰臟癌患者,台北榮總設有胰臟癌治療中心,包括外科、腸胃科,腫瘤科,放射腫瘤科、營養師、個管師等,患者可以獲得全方位、整合型的照顧治療。
‧單身男和父母同住「40歲存到800萬」外甥一句話讓他懷疑人生
‧82歲女醫靠一碗無鹽蔬菜湯「不吃藥降血壓」要領是把湯當藥喝
‧冬天窗戶滿滿水氣擦不完?塗上一層常見家用品 逾1個月不結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