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預告修法,急診醫學科醫師也可執行特定醫美手術,消息一出,急診界形容為「急診大利多」,諷刺為「愈來愈多的急診醫師將無痛平轉醫美」,擔憂此舉恐加速急診人才流失。
台灣急診醫學會「114年急診醫學專科醫師執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具有急診專科醫師資格且仍在職者,今年比去年增加101人,多數執業單位為醫院,但非醫院執業占比明顯上升,今年較去年增2.55%;至於地區分布,以高屏區增幅最明顯,從65人增至90人,增幅38.5%,其次為台北區,由29人增至157人,增幅31.9%。
數據顯示,急診醫師離開醫院後,投入診所或醫美市場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表示,,急診醫師平均執業滿15年後,約一半離開醫院,多半轉至診所或醫美領域,而真正驅動急診醫師離職的原因為是「急診壅塞」。
許建清說,目前醫療環境惡劣,急診不得拒收病患,原本一名急診醫師最多照顧5床病人,但急診壅塞,常需同時照顧15至20床,部分患者因照護不足而病情惡化,令醫師自責「上班就是在害人」,以致眾多醫師萌生去意,而轉至不需值班、收入誘因高的社區診所、醫美診所。
一位不具名的急診專科醫師指出,近年急診醫師人數雖有增加,但轉往醫美市場的人也不少,到了醫美領域,反而較少動刀,而從事光電治療、針劑注射等療程,因為部分高風險的醫美手術涉及病人生命,不是每位醫師都願意承擔動刀的風險,但如此一來,確實大材小用,令人無奈。
‧退休男中1.2億樂透「花不完卻陷惡夢」最後全投保單:不想看到它
‧料理家教只要準備一物「不用加一滴水和油」做出不沾鍋完美煎蛋
‧改不掉習慣難斷捨離?達人4招「不需大丟特丟」也能讓家清爽變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