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鋼雄鷹隊洋砲魔鷹的太太來台相聚卻猝逝,令各界震驚。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長途飛行下,隨著氣壓、濕度、日夜、時差等壓力刺激下,身體可能會出現不舒服,但發生猝逝,仍不外乎與心、腦疾病有關,提醒應隨身攜帶藥物。一般常見的經濟艙症候群引發肺栓塞,較常出現在下機後,建議搭機期間,多喝水、多起身走動,避免血栓形成。
林謂文說,猝逝的情形較常發生在長程航班,但身體不適的族群,往往常合併有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甚至是心肌梗塞等。雖然,許多發病的人號稱沒有心臟病病史,但這是真的沒有,或已有潛藏的心臟疾病,只是未被檢查出來。
此外,猝死的原因也可能與腦部動脈瘤破裂,引起大量出血,或是腦幹出血等,特別是年輕族群突然猝死,動脈瘤破裂的機會不低。因此,突然發生猝死,不外乎與心、腦疾病有關。
搭乘飛機時,如何避免猝死?林謂文說,這防不慎防,民眾只能多加小心,搭機時,應隨身攜帶平時用藥,特別是年齡大、患者慢性疾病的族群,搭機前可以先諮詢醫師,領妥藥品後再搭機,常備用藥包括心絞痛、心律不整、氣喘用藥等都應準備。
此外,搭飛機常見經濟艙症候群,需多加注意。林謂文說,經濟艙症候群顧名思義,此多發生在經濟艙的旅客,由於經濟艙座位小,長途旅程坐在座位上,雙腳無法伸展,若又沒有適時活動,造成下肢腫脹、血液循環不佳,形成血栓,一旦血栓經血流至肺動脈,易形成肺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引發的肺栓塞等,常出現在下機後,雙腳開始走路時,在下肢形成的血栓,才會流至肺部,應不會造成在飛機上猝死。為避免經濟艙症候群,林謂文建議,搭機期間,多喝水、多起身走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當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通知空服員,請求協助。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