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像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人數正逐年增加,不過這類疾病並不好醫治。近年來,中國醫藥大學與聖展生技研發團隊運用創新科技研發「外泌體」(Exosomes)新藥,成功開發出針對多巴胺神經元所設計的「單一靶向」外泌體藥物平台dEV-00x,為巴金森氏症治療帶來新希望。最新動物實驗顯示,當原本罹患巴金森氏症的大鼠使用外泌體新藥,運動功能提升近四倍之多,該研發成果為巴金森氏症的治療帶來新希望。
聖展生技副總經理李明撰解釋,由於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全球許多國家也出現人口老化趨勢,可預期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神經性疾病的病患人數將逐漸增加。
以巴金森氏症為例,這種疾病起因為大腦黑質中的多巴胺神經元退化,進而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或像阿茲海默症,則是因大腦澱粉樣蛋白毒性侵蝕腦神經,導致腦神經萎縮、退化。由於大腦有血腦屏障的保護,傳統藥物要進入大腦並不容易,而外泌體因為非常微小,且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可通過血腦屏障,發揮精準「運送藥物」功能,提供了另一種治療選擇性。
關於上述巴金森氏症動物實驗,李明撰說明,正常大鼠在滾輪上會有持續跑步,以避免摔落,而這是一種本能行為,當正常大鼠在滾輪上,平均可持續150秒以上;一旦罹患巴金森氏症,因腦神經受損,致使維持平衡、運動功能也都受到損害,大鼠跑滾輪時間只剩大約20多秒,當給予外泌體新藥dEV-001治療8周,大鼠跑滾輪時間從20多秒進步至90秒以上,增長約四倍,他期待這個令人振奮的實驗結果未來也能應用於人體,並有效緩解疾病惡化,嘉惠更多病患。
外泌體功能,如高效快遞車
李明撰分析,外泌體是一種細胞所分泌的囊泡,大小僅30奈米到150奈米,一奈米大約為人類頭髮直徑的十萬分之一,而「外泌體好比一輛快遞車」,可將特定物質如mRNA、蛋白質、促進再生修復的各種小分子物質等遞送到細胞,並產生修復、醫療功效。由於外泌體的粒徑非常微小,因此可穿透大腦血腦屏障,透過外泌體藥物裝載功能,可攜帶小分子藥物直抵腦神經細胞,進而發揮再生修復功效,並減緩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惡化。
不過在研發外泌體新藥成分的過程中,研發團隊也面臨多項挑戰。李明撰舉例,為了可精準分析、檢測外泌體的組成、純度,特別耗資千萬添購獨步全台的先進儀器,以提升研發量能,在全球外泌體新藥開發戰場,也能增加競爭力。此外,「維持外泌體成分的穩定」也是研發團隊所積極追求的目標。
「靶向性」功能,讓外泌體成精銳部隊
不只如此,為了讓外泌體新藥成分可精準到達指定部位,研發團隊也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及AI輔助蛋白結構預測技術讓外泌體具備「靶向性」功能,也就是說當外泌體裝上這樣的導航系統,就會從「天真、幼稚、不受控」(Naive)狀態轉變成有目標、有方向的精銳部隊,並展開運送藥物「神救援」。
李明撰補充,聖展生技的外泌體技術及新藥成分可運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目前已根據基礎研究成果申請台灣、歐盟、美國、日本等多國專利。近期內也將啟動更精細的臨床前試驗,為該外泌體藥物平台申請進入臨床試驗做足準備。
在研發量能的提升與製程優化上,以中國醫藥大學台中校區「生醫產學研發大樓」為研發基地,聖展生技與中國附醫外泌體中心協力合作,在雙方攜手努力下,已於2024年啟動符合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規範實驗室,並計劃於2026年完成GMP製造產線的建置,以加速國內外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的申請,爭取藥物臨床運用機會。
未來外泌體醫療運用,潛力無限
李明撰也期盼透過外泌體創新科技的運用,未來可為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病患帶來更多治療選項,同時,也讓靶向性外泌體新藥結合臨床檢測技術,及早介入疾病進程,並為醫界、病患帶來更長遠、更正向的改變。
上述相關成果,也將於12月5日到8日在台北市南港展覽館一館所舉行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公開播放,在科技展期間,民眾至展場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攤位,即可一窺其中奧秘。
延伸閱讀
AI新藥開發 外泌體抗癌重大突破 /中國醫大附醫與聖安生醫研發「靶向性外泌體」 突破腦血屏障 治癌具雙重優勢
殺癌新技術 新CAR-T動物試驗上國際期刊 這三癌治療現曙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