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但3個錯誤不要犯
沒有午睡,是不是下午容易睏?
午睡是人類本能需求,睡午覺真的是人類的本能需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張駿副教授曾在該院微信公眾號上刊文談到,早在1986年有項關於「人類睡眠與覺醒的節律實驗」中發現,人完全清醒的狀態只能持續差不多4小時,4小時左右就會發睏一次,在一天當中,人最容易覺得想睡的有兩個時段——凌晨1:00-4:00和下午13:00-16:00。
在這兩個時段中,受生物鐘的刺激控制,人體處於生理清醒狀態的低潮,需要通過睡眠來再次保證自己恢復體力和精神。只是兩者區別就是,午覺睡的時間短,晚上睡的時間長。
午睡的好處有很多
1.提高記憶力
午睡一會兒,會感覺頭腦清醒了不少。一項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白天小睡與夜間睡眠一樣可以促進睡眠依賴的記憶。
2.改善心情
白天小睡可以調節情緒,改善午睡後的心理狀態。一項刊發在《Psychiatry & Clinical Neurosciences(精神病學與臨床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午睡後清醒期間,快樂、放鬆成分的量值顯著升高。
3.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發表在《Heart(心臟)》雜誌在線版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偶爾午休(每週一到兩次)的人與那些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中風/心力衰竭發生的風險幾乎減少一半,降低了48%。
這麼看,小憩一會兒或有益心血管健康。但別睡太長,15-30分鐘最適宜!
但午睡時間別太長!
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對於女士、無焦慮或抑鬱等情緒症狀、夜晚睡眠時間≥8小時的三類人來說,午睡時間超過90分鐘時,容易出現代謝綜合徵。這項研究一共納入5129名成年人,其平均年齡為39.4歲。
在所有人中,午睡15分鐘左右時,代謝綜合徵風險最低;午睡15-45分鐘時,代謝綜合徵風險僅輕度增加;午睡超過45分鐘後,代謝綜合徵風險顯著增加。
午睡時間與代謝綜合徵風險之間的劑量反應曲線
在所有人中,午睡時間超過90分鐘的人腰圍增粗、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升高的風險分別增加55%、59%和48%。
所以,午休就別睡太長時間了,不要超過1個半小時。其實一般15-30分鐘,對於我們來說就足夠了!
午睡還有2個不要!
1.不要吃了飯就睡
復旦大學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吳晞談到,剛吃過午飯時,體內大量血液流向胃,大腦供氧明顯下降,馬上入睡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另外,大量食物積聚在胃中平躺午睡易導致胃內食物反流,不利於食物充分消化對食道有損傷。
最好餐後散步十幾分鐘,再休息。
2.不要趴著睡
不少人午睡喜歡趴在桌上,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肖毅說,這樣的睡眠姿勢並不好,首先它不是一個舒服的姿勢,這種姿勢使頸部前傾,與頸椎的生理彎曲相反,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頸椎變形,頸部肌肉疲勞,引發頸椎病。
此外,趴著睡覺還影響呼吸、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人醒後出現頭昏、眼花、耳鳴、肢體麻木等症狀。這樣不僅沒有達到休息的目的,反而加重疲憊感。
建議上班族在辦公室最好準備折疊躺椅、U型枕等物品,午休時可以將U型枕墊在脖子上,靠在椅背睡覺。
(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防鍵盤沾病毒 台大啟用「抗菌」公衛電腦
中大醫院初核過關 拚2027營運
台安醫院涉詐遭查 健保署:近兩年都有違規紀錄
太魯閣號愛心捐款 陳時中:已募4億多、想取消可退款
志玲姊姊無私的愛,可以由小孩到大人
募款惹議 衛福部最快本周核定善款管理作業要點
南基成立乳癌醫學中心 提供南投鄉親更好醫療服務
影/比普悠瑪嚴重百倍 百人修補拼湊遺體盡是心痛
太魯閣號出軌/助傷者復原 衛福部募款、健保擬預留10億總額支應
太魯閣號出軌/暖心醫護消…穿白袍衝入隧道 安撫嚇哭幼兒
太魯閣號出軌/台大醫院痛失資深加護病房護理師
太魯閣號事故 白袍醫漆黑隧道緊抱孩童令人動容
太魯閣號出軌/列車出軌人間慘劇 醫師說這些人易患PTSD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兒少保護福利法案推手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昨晚辭世
太魯閣號出軌/談事故救援 陳時中談傷況兩極現場立即檢傷
太魯閣號事故傷亡慘重 指揮中心記者會前默哀一分鐘
患者15年增26倍!台中榮總跨科成立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
搭火車遇難如何自保?「消防專家」林金宏提六點觀念
太魯閣號事故 生命線總會:4步驟預防替代性創傷
太魯閣號出軌/沒有安全帶列車遇上高速撞擊 專家:比空難還可怕
太魯閣號出軌/釀重大傷亡 學會籲「心理急救」應速啟動
太魯閣號出軌/事故現場需大量大體袋 花蓮人臉書籲花蓮禮儀社支援
太魯閣號出軌/火車坐哪才安全? 專家揭保命方法:姿勢才是重點
太魯閣號出軌/台鐵1976年以來最嚴重的事故 產壽險啟動快速理賠、加發慰問金
太魯閣號出軌/重大意外大量傷患 健保署籲可「例外就醫」免卡可看診
太魯閣號出軌/搭火車、高鐵該繫安全帶?專家:高速火車用安全帶 反成致命配備
智慧醫療升級 台中榮總遠距照顧榮家住民與腦中風患者
兒童節買玩具要注意 巴克球誤食恐夾破腸
兒童專責醫師試辦3個月揪疑似兒虐 5月擴至10縣市
猜你喜歡
兒少保護福利法案推手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昨晚辭世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黃元德的養生秘訣/早餐黑咖啡 每日三蔬果
太魯閣號出軌/台大醫院痛失資深加護病房護理師
史上首次!食藥署砸千萬搶奎寧失策 免費配送藥局銷庫存
好市多蘋果連三周出包!兩萬多公斤遭退運銷毀
太魯閣號出軌/沒有安全帶列車遇上高速撞擊 專家:比空難還可怕
茄紅素抗老又防癌!營養師建議一事更易被身體吸收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中年的你如何面對父母離去?眼淚必須適可而止,頹喪只能暫留片刻,因為我們任重道遠…
「親人的離開真的很痛」送走爸爸弟弟妹妹,吳念真:絕對別叫憂鬱症患者快樂一點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影/比普悠瑪嚴重百倍 百人修補拼湊遺體盡是心痛
搭火車遇難如何自保?「消防專家」林金宏提六點觀念
太魯閣號出軌/搭火車、高鐵該繫安全帶?專家:高速火車用安全帶 反成致命配備
台安醫院涉詐遭查 健保署:近兩年都有違規紀錄
志玲姊姊無私的愛,可以由小孩到大人
太魯閣號出軌/火車坐哪才安全? 專家揭保命方法:姿勢才是重點
冷空氣襲台早晚溫差大 醫:過敏者、長者注意事項
健保給付制度 將出現2大變革
限水抗旱用電也得注意 5個小叮嚀保你安全
3種老人常用藥 服用不當反危險
太魯閣號愛心捐款 陳時中:已募4億多、想取消可退款
太魯閣號出軌/暖心醫護消…穿白袍衝入隧道 安撫嚇哭幼兒
吃了就會好睡?能自行停藥嗎?藥師剖析,關於安眠藥你不知道的6件事
奎寧銷庫存 食藥署免費送藥局
太魯閣號事故 白袍醫漆黑隧道緊抱孩童令人動容
侯佩岑苦勸去健檢!林月雲不想心理有負擔,失控罵女「你說完了沒」
太魯閣號出軌/談事故救援 陳時中談傷況兩極現場立即檢傷
時時刻刻站在護心最前線
廖啟智胃癌病逝 么兒患血癌6歲離世成心中永遠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