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如果他們沒來,我就掛了。」64歲的黃先生曾因中風行動不便,患有腎病卻因怕花錢不敢去洗腎,今年2月時因心臟衰竭送進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急診,醫院等不到家人來照顧他,才發現黃先生未婚又獨居,生病了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台北醫院個案管理師陳嘉淇了解黃先生的家庭狀況後,為他申請低收入戶資格、重大傷病卡讓他可以安心看病、洗腎。這些日子以來,黃先生氣色、體力、精神都好多了,現在可定期回診,直呼「生病一定要去看醫師,不要拖」。
陳嘉淇表示,個案管理師像是窗口,整合醫師、藥師、營養師、社工等民眾需要的資源,並協助辦理申請手續,打電話、訪視、有時幫忙掛號等。不過,「一個人要負責269個病人,有時候忙不過來。」
衛福部醫管會執行長林慶豐說,台灣中低收入戶約有37萬人,約占總人口的3%,還有許多在貧窮邊緣的民眾,希望能透過個案管理師主動關心,打破「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的惡性循環。各地部立醫院以在地公共衛生服務作為目標,而非急重症照護,目前已看到初步呈現,個案管理師介入後,三高患者定期就醫的比例從25%提升至87%。
衛生福利部自民國100年開始推動「中低收入戶暨弱勢健康照護計畫」,每年投入1000萬元聘用個案管理師,協助醫院發覺需要幫助的民眾,今年已有20家部立醫院執行此計畫,3年來收案2836人。
【2014/09/11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