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何定照/台北報導】
健保局撒下天羅地網要課徵補充保費,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少人千方百計想破解方法。除了銀行定存有「拆單潮」,房東將租金由收月租,改為周租、日租外,部分企業去年底提前發放年終獎金,還有獎金轉到職福會,一舉省去雇主及員工該繳的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加收六項補充保費,包括存款利息單筆超過五千元就要扣補充保費。有銀行推出「逐月取息」,捨去到期一次提取本息,改為每月領取利息,只要月息控制在五千元以下,就不怕被扣補充保費。
精打細算的包租公或包租婆與承租的機關行號討論規避補充保費作法,將月租改為周租或日租,如果房東無法拆租金,有些人會要求房客吸收補充保費,變相調高租金。
另外,參加職業工會勞工也可免繳兼職所得的補充保費,台北市藝文創作者工會去年底起,會員增加兩、三成。一名新北市某職業工會承辦人透露,從去年十一月起,新申請入會的會員也增兩、三成,這些人多是接案維生的「SOHO」族、網拍族及部落客。
員工職福會也是「逃費」管道之一。健保局規定,若職福會發放的各項福利津貼,屬於所得稅代號九十二的「其他所得」,不列入補充保費所得,因此不需繳補充保費。
目前許多公民營企業透過職福會發放的結婚、生育、醫藥、殘廢、喪葬、子女教育補助金等,都不必扣補充保費;且透過職福會發放,雇主也省去補充保費,一兼兩顧。
健保局說,對這些避費手法並不會過問,未來只能修法採「家戶總所得」制課健保費,才可真正遏止規避保費漏洞。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