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謝恩得/民雄報導】
「科技要能幫助人簡單生活、安全人生」,中正大學電機團隊抱持這個理念,開發低功率檢測與刺激的生醫晶片,不僅能即時掌握並回報病患的生理狀況,降低患病或疾病發作機率,更可應用於多種醫療電子產品。
這項微小化、低功耗與可充電的生醫晶片設計,日前也獲得第12屆旺宏金矽獎評審團銅獎。
「晶片微小化,病患就不會因配戴醫療產品,造成生活不便。」中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教授李順裕與學生謝政翰、洪家華、梁明鈞設計的晶片,僅約1元硬幣大小,除了方便病患隨身攜帶,也能即時提供器官的刺激與檢測。
洪家華說,曾與醫生討論發現,有病患到醫院檢查時無任何異狀,反而容易在登山、跑步等運動時感到身體不適,這個晶片便能即時偵測並提供治療、緩和病狀。
此外,該晶片採用低功耗的雙電池,一般植入式醫療器材,約3到5年必須手術更換晶片或電池,此晶片使用年限延長至27年,是一般市售的4倍。
洪家華說,晶片目前僅做心電訊號檢測,未來只要針對不同部位的訊號在晶片介面上微調,就可應用檢測其他器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