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血汗醫院人力不足,卻仍大張旗鼓包攬陸客美容健檢團?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天指出,衛生署近期公布39家醫療院所可從事觀光醫療,但其中有高達26家在最近一次醫院評鑑中,人力標準僅勉強及格,甚至有中國醫藥
大學附設醫院、台北三總、屏東安泰醫院、羅東博愛醫院4家護理人力嚴重不足。
醫改會質疑,這些可從事陸客觀光醫療的醫院中,有多家醫院急診塞車、一床難求,如何有餘力開發國際醫療病人?抨擊衛生署帶頭鼓吹醫院向「錢」看,是「不務正業」。
近來血汗醫院議題發燒,不僅醫護人員的工作條件惡化,更有醫院哀嚎人力吃緊,不得已要「關病床」。不少民眾也飽嚐花一、兩個月排電腦斷層等檢查、清晨4時就要到醫院掛號等苦果。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表示,衛生署、外貿協會等卻忽視這些困境,讓各大醫院發展「副業」,宣傳接待高價陸客觀光醫療團。
醫改會研究員李怡嫺表示,最近衛生署宣布39家醫院可承攬陸客醫美健檢,其中有18家是醫學中心。她質疑,醫學中心的責任應是擔負民眾的急重症醫療,怎會是推廣觀光的醫美、健檢服務?在一旁鼓吹醫院投入的衛生署,更是角色錯亂,「荒腔走板」。
根據衛生署評鑑結果,這39家醫院中,有多家醫院是常態性急診壅塞、健保病床一床難求,醫改會質疑,在人力病床不足情況下,怎會有多餘的心力去服務觀光醫療的外來客,甚至可以配合觀光醫療團時間,擔憂對健保就醫民眾發生排擠效應。
李怡嫺以台大醫院的網站為例,發現服務國際醫療的醫師,跟看健保的醫師根本是同一組人馬,懷疑醫療團隊人力切割不清。她說,台灣醫院八、九成的醫療收益與資源投入來自健保經費,應回歸照顧健保病人的醫療需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