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醫藥新聞

醫二三事/醫師?醫生?郎中?大夫?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耀懋】

昨天提前慶祝醫師節,舉辦奧斯卡金醫獎頒獎活動,共10名醫生獲獎。(2011-11-08.聯合報.B1版.竹苗.運動)

「11月12日,國父誕辰」女兒看著月曆,「今天是醫師節耶!病人有放假嗎?」

從上學開始,女兒最關心的是就是那一天放假。「連『醫生』都沒得放,怎輪得到妳放?」老婆大人沒好氣。

「醫生?」女兒一肚子納悶,「還是醫師?」

這倒好回答,最近很多「正名運動」,像護理界就發起「叫我護理師」,不要再叫他們「小姐」或「護士」。我國醫療法及醫師法都明令「醫師」,才是正名。

「醫師?」老婆大人正看著正火紅的新劇《新水滸傳》」,「為什麼以前都叫郎中?」

食醫、疾醫 出現宋朝前

醫師這一行,稱呼還有點複雜。宋朝以前,行醫者的稱呼很多,不過,均以「醫」字為主軸,比較常見的稱呼是「食醫」、「疾醫」、「金瘡醫」等。

「食醫、疾醫…」最近開始努力學習字義的女兒,像發現新大陸,「所以古代就有『專科醫師』制度耶!」

「食醫就是食物中毒、拉肚子啦,疾醫就是一般疾病…」女兒頓了一下,「那金瘡醫是治痔瘡的嗎?」

「外科啦!」還是常在廚房切洗的老婆大人有見識,「金瘡就是刀傷、割傷什麼的。」

因為沒有統一稱號,就以醫治部位或疾病等專科稱之。有些文獻認為,從宋代開始,大陸南方將行醫者稱為郎中,北方則稱為大夫。

「這轉折太大了吧!」女兒一下轉不過來了,「郎中、大夫跟『醫』有什麼關係?」

大夫、郎中 本來是官名

其實,唐代後期對行醫者已偶出現大夫、郎中等別稱。大夫本是官名,到了後唐五代時,社會上常加官銜對人尊稱,但並不一定就專指行醫者。

宋代設太醫局,等於現在國立醫院兼衛生署,最高有官拜大夫者。一般認為,可能是這個因素,北方人就習稱行醫者為「大夫」,以示尊稱。

至於郎中,本也是官名,原指帝王侍從官職,應也是基於尊稱,為民間對醫者的別稱。唯明清以後,因正規學院出身的儒醫抬頭,因此,對行走江湖、憑經驗習醫的行醫者,就出現「走方郎中」的蔑稱。

「那又怎會轉回醫師或醫生呢?」女兒搔搔頭,「我可以叫學校老師『老生』嗎?還是我可以自稱是『學師』?」

雖然醫師或醫生,現在語意上沒什麼差別;不過,在起源及現在法律用語還是不同的。

醫生,顧名思義,應該就是醫學生。唐設醫學校,教授醫術。《唐六典》提及「醫生四十人」,即指當時學醫的40人,這是「醫生」這詞正式見於典籍。醫生,即是學生或生徒的意思;此時,醫學已是一門學問,與拜師學藝的師徒制不同。

醫師、醫生 還是有區別

也許是受唐代影響,日本傳統漢醫就沿用「醫師」與「醫生」的稱呼,「郎中」與「大夫」較少見。

1902年,日治下的台灣頒了唯一一次的「漢醫生免許」,就是漢醫生執照。那年代,將漢方行醫的臺籍傳統醫者稱為「醫生」,執西醫者就稱為「醫師」。或許受明治維新西化的影響,醫師地位似較高,依當時臺灣醫師令規定,漢醫生執業需受西醫師、公醫、甚至是衛生警察的監督。

這兩種稱謂,從唐朝至日本的脈絡上,顯現在日據台灣,也顯現在日據朝鮮,唯其定義比台灣更清楚。「醫生」就是「醫學修業生」的簡稱,這就很接近《唐六典》的說法。但同樣在日本統治下的滿洲,醫生、醫師、大夫等稱呼都混在一起,或許和當地社會習慣有關。

「真的嗎?」老婆大人已經聽得霧煞煞了,「你不會是蒙古大夫吧?」

「蒙古大夫?」最近迷戀連續劇的女兒,常在電視上聽到這詞,卻總搞不清它的意涵。

清代太醫院中確有「蒙古大夫」存在,指蒙古出身且精通蒙古醫術的醫師官銜,另外還有藏醫等,和今日笑稱的「蒙古大夫」不同。

「好吧!」女兒打打哈欠,「兩位『作業大夫』,今天我要寫不完,明天就要被老師罰站了!」順手就將一大本還沒寫完的作業本推到我面前了。

《醫二三事》已集結《醫23事》出版。

諮詢: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所長劉士永

※延伸閱讀》

署苗奧斯卡 10醫師獲獎

運動 拉肚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