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40歲男聚會心梗猝死…急診醫嘆「錯失兩次活命機會」籲學2招救最愛的人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醫藥新聞

基因轉殖術 鼠色說變就變

國家實驗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發表大鼠基因轉殖技術。 記者陳瑞源/攝影
國家實驗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發表大鼠基因轉殖技術。 記者陳瑞源/攝影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透過基因轉殖,人類可以讓大鼠「變色」!國家實驗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成功開發全球第一個藥物誘發可調控基因轉殖平台,研究人員施打藥物後,在黑暗中,清楚可見大鼠從螢光紅變成螢光綠。

這項基因轉殖技術能模擬人類疾病模式,也可以利用螢光色基因標示、追蹤發病部位,並精確地調控發病時機;藉由觀察大鼠身上的螢光變化,了解疾病發病程度,作為藥物研究工具。

動物中心種源服務組長王繼廣表示,大鼠排卵數低,受精卵又容易死亡,要把DNA打入大鼠受精卵相當困難。但大鼠在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或是藥理學、器官移植等研究中,都可以建立動物模式,進行研究,可說是替人類「打頭陣」。他指出,建立大鼠基因轉殖平台,對台灣生技領域是很大的突破。

以紅綠螢光鼠為例,王繼廣說,運用基因轉殖技術,能讓大鼠發紅色螢光,但也具有綠色螢光的基因;只要餵食或注射藥物,啟動切割酵素「切」掉紅色螢光的基因,讓綠色螢光基因開始表現,老鼠就慢慢由紅轉綠了。

動物中心副研究員秦咸靜以骨質疏鬆症為例,動物中心可以等大鼠長到成年,再用藥物讓牠「開始」骨質疏鬆,更真實地模擬人類疾病的發病過程。

王繼廣指出,動物中心已設計數十種基因調控品系,未來可調控基因大鼠可用在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新藥測試和幹細胞修復。動物中心主任梁善居說,未來這平台可能有上億元商機。

糖尿病 骨質疏鬆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