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嚴重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患者,必須切除脾臟,傳統開腹或多孔微創腹腔鏡手術,常令患者卻步,台大醫院完成國外最新的單孔微創腹腔鏡術切除脾臟,為台灣首例。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患者,因自體免疫系統破壞血小板,身體缺乏血小板,容易瘀青或瘀血,在台灣,推估每10萬人約有5到10人罹患此病,女多於男。
治療上,一般會先給患者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藥物,但有時藥效不佳,或出現月亮臉等,患者可考慮切除脾臟。但傳統開腹手術傷口10到20公分,後來有多孔微創腹腔鏡手術,腹部也會有好幾個小傷口。
台大醫院高階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團隊,上周為一名60歲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男患者,做單孔微創腹腔鏡脾臟切除手術,由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楊卿堯主刀。
醫療團隊先在男病患腹壁,劃開2.5公分傷口,再置入單孔手術底座,由此底座置入腹腔鏡光源、操作器械及超音波刀等,完成組織剖離、血管處理,最後以腹腔鏡自動吻合釘,切斷及縫合與脾臟相連大血管,切除脾臟,男病患三天後即出院。
台大醫院表示,過去17年,已累積超過200例腹腔鏡切除脾臟手術,而單孔微創腹腔鏡脾臟切除手術,世界首例是去年2月由土耳其微創中心發表,亞洲韓國今年也發表3例,但手術時間2到3小時,台大完成台灣首例,手術僅70分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