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過敏 可以吹電風扇、冷氣嗎?
【內容摘自《顧好呼吸道,治好感冒、咳嗽、鼻炎、氣喘,肺癌不上身!》,作者廖婉絨、廖千慧,三采文化出版】
很多媽媽帶著小孩子來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時候,常常會問:「小朋友夏天可以吹冷氣嗎?」站在中醫的立場來說,原本應該是不建議吹冷氣的。因為《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原本應該是人體儲存陽氣的季節,好應付秋冬的寒氣。如果夏天吹了冷氣,陽氣的溫煦不足,到了冬天就容易受寒邪侵襲而生病。
而且夏天從燠熱的室外,一下進入冷氣室內,雖然涼爽舒暢,但是溫度乍冷乍熱,若身體調節不及,或是貪涼吃冰,就會出現冷氣病,也就是中了「陰暑」。還有睡眠過程中,因為人體處於休息靜止狀態,產生的體熱會比白天在活動的時候少,如果冷氣開得跟白天一樣強,就可能會不小心著涼了。
但是現在全球氣候異常,頻頻發生極端氣候跟熱浪,而且都市缺乏綠地樹蔭的調節,滿是車輛跟大樓冷氣機排放出來的廢氣跟熱氣,柏油路面跟水泥建築也是熱燙的,如果不吹冷氣,幾乎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在這種高溫、高濕度、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會容易中「陽暑」,也就是一般人所知道的熱衰竭中暑。
適度吹冷氣,溫度控制在攝氏28度有些家長也嘗試過不讓小孩子吹冷氣,結果小孩子熱到全身汗濕、整晚幾乎沒什麼睡著。而且鼻過敏的小朋友常常合併異位性皮膚炎,如果一熱起來,異位性皮膚炎的紅疹更是癢得難受,睡眠中不自覺的拼命搔抓,隔天早上一看,就已經是皮破血流了。
所以折衷之後,我的建議是,可以吹冷氣,但是白天應該控制在攝氏28 度。或許有人覺得攝氏28 度還是會熱到流汗,但是稍微流一些汗可以幫助身體排毒,並不是壞事,反而完全不流汗才不健康。
晚上睡覺時,應該要開啟冷氣的舒眠功能,讓冷氣強度逐漸變弱,以免體溫降低而著涼,一方面也讓體溫逐漸適應外面的溫度,而且一定要記得,不論是冷氣或是電風扇,風向都不可以對著人吹。
過敏性鼻炎的小孩也不可以吹電扇?
曾經也有人提出過敏性鼻炎的小孩不可以吹電風扇的說法,這是因為怕電風扇直接著對著人體吹,吹久也是會著涼。還有另一點是,電風扇的風會揚起灰塵、孢子、塵跟其排泄物等這些過敏原。所以電風扇不但不能對著人吹,也應該避免吹到頭部附近,以免氣流擾動而揚塵。
過敏性鼻炎平日保養9要點
1. 不吃冷飲及冰品。
2. 冷氣跟電風扇的風向要朝向無人的方向吹,尤其應該避免吹向頭部。
3. 定時清洗保持寢具乾淨,枕頭布套至少每周清洗一次,涼被及床單至少一個月清洗一次。
4. 避免寒性食物,例如:西瓜、椰子、水梨、奇異果、火龍果、葡萄柚、柚子等水果;若是選擇如大白菜、竹筍、白蘿蔔等寒性蔬菜時,則要加點薑、蔥、蒜來中和其寒性。
5. 冷氣機濾網、冷氣排水管跟電風扇葉片應該定期清理或洗淨,以免灰塵累積、黴菌孳生。
6. 如果有沙塵暴的氣象預報,最好盡量待在室內, 如果要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罩住口鼻。
7. 白天冷氣設定在攝氏28 度,睡眠時啟用舒眠功能。
8. 維持環境清潔,打掃的時候,須戴上口罩。
9. 保持環境乾燥與清潔,避免絨毛玩具跟地毯。

三采
多元又靈活的特質,讓三采無論在版權與作者經紀、品牌信賴度等,都成為華人出版中少數能堅持理想,也能兼顧成長與創新的出版理想國。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健保大數據/氣喘治療特色醫療院所
氣喘生活照護/冷凍殺蟎再清洗 氣喘兒也能抱絨毛娃娃
西醫治療氣喘/緩解型藥物救急使用 控制型藥物才能改善發炎
健保大數據/氣喘人口北多於南 高齡女性住院率高
健保大數據/口罩戴得勤 去年氣喘人數大減
除了抽菸,燒烤、烹調油煙也在侵蝕肺部健康!醫師建議這樣做減少致癌機會
插管、氣切非不歸路 呼吸治療師:反倒有助盡快脫離呼吸器
氣喘若未有效治療恐致命 藥師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一分鐘爬不到30階 肺功能不足為肺阻塞高危險群
男子非高風險族群 卻發生2次膿胸威脅
久坐久站 當心罹睡眠呼吸中止症
氣喘頻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 恐有致命風險
家有長輩一定要看!一旦感染這種疾病恐致死
肌肉關節痠痛多休息? 醫:愈睡恐愈累
這個病真恐怖! 讓人面無表情且呼吸衰竭
免疫疾病患者多共病 醫師提醒回診務必檢查肺功能
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口乾舌燥狂喝水! 未料肺功能也受損惡化
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壽星慶生吹不熄蠟燭 肺功能恐異常應盡速就醫
胸悶胸痛就是心肌梗塞?當心恐是難以早期發現的肺栓塞
氣喘加慢性阻塞性肺病仍抽菸不回診 婦人險送命
68歲老菸槍日抽1包走10分鐘都累 醫師:肺阻塞要戒菸
溫差變化大、未按時服藥 南投醫院急性氣喘病患增兩成
肺纖維化 留意三大警訊
一分鐘爬不完2層樓? 小心你已經是「肺阻塞」的候選人
我肺阻塞40萬人未就醫 急性死亡率22% 爬樓梯就能檢測
車禍無外傷以為痛一下就沒事?小心撞出隱藏致命危機
七旬翁30多年每天一包菸 呼吸「卡卡」肺阻塞
打呼跟睡得好不好無關!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在睡覺發生,專家揭嚴重下場
台大團隊研發肺阻塞預測系統 掌握7日內發作機率
70歲男感冒併發肺炎引發嚴重氣喘 裝葉克膜救回來
猜你喜歡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腎不好不能吃香蕉?醫師點名傷腎地雷:止痛藥、不明中草藥保健品少碰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主動脈瘤如體內未爆彈!心外醫:5症狀中1恐要命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少女「抽菸加一天一罐汽水」牙齒發黑爛光 網友嚇:該刷牙了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頸椎病來得早又難好!醫:穩定頸椎才治本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 物理治療師教坐椅子就能做的「簡易動作」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皮膚癢睡不好 3招改善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B肝抗體消失補打疫苗? 許金川:腹部超音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