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劉盈慧】
北京上個月被懸浮微粒十面「霾」伏,一整個月中只有5天沒有被霾害籠罩,嚴重的地區連前方20公尺以外的街景都看不到。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表示,「霾」統稱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鹽類等非吸水性的固體微粒,顆粒非常細微,當空氣中充滿霾,不但能見度會降低,還會危害動物的呼吸道,所以稱為「霾害」。
他說,北京霾的主要來源是工業排放的汙染物及石化燃燒物,成分包括二氧化硫、硫酸鹽、硝酸鹽等硫化物,這些細微顆粒會隨著呼吸累積在肺部中,造成呼吸道疾病。
這類細微塵埃、鹽類,飄浮在空氣中肉眼難以分辨,陽光不充足時,看起來一片白霧霧,而且被光線照射後會產生散射;在大氣穩定、陽光充足的地下,霾看起來像是空氣中混著一層褐橘黃色,就像夕陽落日一樣。
「懸浮粒子在低溫潮濕的氣候下最容易形成」,劉紹臣說,在濕度高的環境裡,懸浮微粒的外層會黏著水分,水分再去黏其他的懸浮粒子後,就會變成小圓球,當直徑增加1倍時,面積會擴大4倍,霾害也越來越明顯;溫度與相對溼度成反比,溫度高時,相度濕度低,懸浮微粒無法聚合。
因此大陸的霾害大多發生在冬季,不然就是晚秋或初春的時候,而且以緯度高、天氣冷的華北地區為主。
劉紹臣指出,凡是有工業汙染的地方,空氣裡都會有懸浮微粒飄揚,但是今年大陸的霾害範圍將近一百萬平方公里,約有25個台灣那麼大,這麼巨大的霾害,天氣系統是關鍵。
今年大陸的高壓環流長期滯留在大陸東岸,空氣不流通、少風,霾在空氣中無法動彈,再加上華北工業區排放工業汙染物,2千多萬北京人燒煤取暖、開車通勤,自然與人為因素撞在一起,才讓北京霾在今年大爆發。不然像大陸的江蘇一帶,同樣也是工業區林立,但華南的天氣不如華北冷,當地人用暖氣的需求也沒那麼大,霾害汙染就不像北京那樣嚴重。
霾害的散播與天氣系統息息相關。他舉例,台灣今年1月不太冷,就是因為大陸冷氣團很少來,可想而知北京霾就一直聚在當地。
但冷氣團若不斷從北向南移動,北京霾就會被風帶往鄰近國家,先前這些霾害汙染物就曾隨著東北季風往日本九州飄移,造成九州的空氣循環機賣到缺貨。
懸浮微粒濃度 雲嘉南最高
台灣早期產業以工業為主,過去不少人認為,台灣的霾害來源是「北交通、南化學」,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朱雨其表示,近20年來,台灣的懸浮微粒汙染逐年下降,現在有3成汙染物是來自大陸。若拿先前發生北京霾期間,與同一時間台灣空氣品質狀況相比,懸浮微度的濃度相距15倍。
朱雨其指出,台灣的空氣品質標準跟日本、美國一致,PM2.5的小時濃度以每平方公尺35微克為標準,而先前的北京霾,專家曾測到600微克,台灣空汙最嚴重的南部只有40微克左右。
他說,環保署會分開檢測PM10與PM2.5。根據人口密度與上下風地點設置全自動監測點,總計全台有76個PM10測站。PM2.5懸浮微粒因危害程度較大,除了設有30個測站外,環保署還會派人每3天做1次人工手動監測採樣,把檢驗用的濾紙樣品帶進無塵實驗室裡量測,用國際間通過的高標準檢測台灣空氣中的汙染物。
朱雨其指出,監測系統雖然無法直接判斷空氣中的懸浮究竟從哪來,但用電腦運算,依當時的氣象條件及汙染源的散播路徑,逆向推估汙染物的來源地。
朱雨其表示,每年冬季到春季期間(11月至5月),台灣的懸浮微粒有3成都從大陸飄來,台灣北部離大陸較近,飄來得比較多。而雲嘉南地區位在中央山脈的背風面,擴散條件不好,當地工廠、車量排放的廢氣易沉積在原地,向來是台灣懸浮粒子濃度最高的地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