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摸狗沒洗手就碰嘴 他感染沙門氏菌 黑泥便1天10幾次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心臟血管

連三天36℃熱壞 南台灣心肌梗塞病號激增

南部連日高溫,高雄醫院近一周熱傷害患者增加1、2成。記者蔡容喬/攝影
南部連日高溫,高雄醫院近一周熱傷害患者增加1、2成。記者蔡容喬/攝影

高雄、台南、屏東、台東等連3日36度以上高溫,民眾白天出趟門汗流浹背,大喊「好熱」吃不消,各醫院更有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身體不適掛病號,因代謝功能不佳、少喝水,老人家易喘、有人肺積水,急診心肌梗塞者激增。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心臟內科主任李聰明表示,心血管疾病也好發在炎熱夏天,因血液濃稠,往年應該在盛夏才出現的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高峰,今年4、5月就有不少患者,應該是與天氣有關。而天氣熱高溫會讓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譟動,也會讓血壓升高,不少患者會因血壓難控制而就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長劉耀華說,近一周雖未接獲熱中暑休克的嚴重案例,不過心肌梗塞、中風、心臟不適等患者卻明顯增加1、2成,也有戶外工作者因酷熱覺得頭暈、胸悶就醫。

劉耀華說,患者就醫高峰期集中在傍晚到凌晨,多是白天在高溫下活動,忘了適時補充水分。也有醫師發現,老人家待在室內,捨不得吹冷氣或因生病怕「受風寒」,連電風扇也不敢開,結果發生熱痙攣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楊鎮誠說,今年5月以來,門診熱傷害病患約增加1到2成,從50歲中壯年到65歲以上長輩都有,多是因在外連續活動3、4個小時沒喝水,或開車時沒開空調等,到院時脫水、體溫高、不停冒汗,也有人直接熱昏被送到急診。

楊鎮誠表示,除了慢性病史長輩,業務人員、客運司機等行業也是發生熱傷害高危險群,有名患者就是從冷氣房出來後,一下子坐進在大太陽下曝曬至40、50度C的車內,瞬間暈眩、胸悶,差點熱昏,友人趕緊將他送醫才及時獲救。

楊鎮誠提醒,血管收縮,更易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嬰幼兒、老人應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出門;戶外活動或運動者盡量撐傘或待在陰涼處保持身體涼爽;怕曬黑女性最好穿著排汗透氣的薄長袖衣,避免體溫過高。

心肌梗塞 中風 熱傷害 熱中暑 熱痙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