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臟不會罹癌?因它從一「出生」就贏了
中國人高發的惡性腫瘤中,有肺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幾乎所有的人體器官都有癌變風險,卻唯獨心臟彷彿是一塊「免癌區」。
你或許聽說過很多種癌,但一定很少聽到「心臟癌」這種說法。
心臟真的不會得癌嗎?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心臟從一「出生」就贏了
從癌症的發病原理上來說,惡性腫瘤是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遺傳錯誤」的結果,包括DNA在複製、轉錄時出現錯誤。
因此,癌症常出現在代謝和分裂活躍的細胞裡。
心肌細胞是一種「終末分化細胞」,也就是說它的壽命跟人一樣,從出生後便不再分裂增殖,數量保持不變,也就沒有了基因複製出錯的機會。
因此,心肌細胞的原發腫瘤極其罕見。
另外,發生在肝癌、胃癌等器官上的癌細胞,也極少會「流竄」到心臟上。
癌細胞的轉移需要在身體某個地方「安營扎寨」,但心臟中的血流速度太快了,絕大多數癌細胞沒機會「落地生根」,就被血液帶走了。
心臟並不是「免癌區」
心臟腫瘤雖然罕見,但還是存在的。
心臟中不僅包含肌肉,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血管,這些肌肉和血管都可能長出惡性腫瘤。
其中,血管肉瘤是心臟惡性腫瘤中的常見類型;橫紋肌肉瘤也會在心臟出現,但多發於嬰幼兒。
更常見的心臟腫瘤是良性的,比如心臟黏液瘤,發生在心臟瓣膜上的乳頭狀彈性纖維瘤等。
心臟上出現腫瘤後,因性質、大小和生長部位的不同,往往有以下症狀:
① 腫瘤引起的全身表現,如發熱、乏力、肌肉疼痛、貧血等。
② 腫瘤體積不斷增長,或者隨血流擺動,造成的血流梗阻,如左心房黏液瘤可有心悸、氣短甚至暈厥等表現,且與體位相關。
③ 瘤體組織或表面血栓脫落造成的栓塞,可導致腦、脾等器官動脈栓塞。
在診斷方面,心臟彩超是一種相對方便、準確的方法,有些心臟腫瘤需要進一步借助CT或核磁共振來確診。
受益一生的護心手冊
心臟是血液的必經之路,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可能因為堵塞血管而導致嚴重後果。
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看起來老生常談,堅持下去心臟一定會感激你的。
1、每週做150分鐘運動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0分鐘就能改善心臟健康。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一般建議每周堅持運動3~5天,每天不少於30分鐘,每週運動時間至少達到150分鐘。
鍛煉應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步行、騎車等。運動強度以自身感覺微喘,但仍能與同伴正常交談為宜。
2、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每人每天蔬菜攝入量為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佔二分之一。
水果攝入量為每天200~350克,大概相當於一個蘋果,加上一個橘子。
也就是說,每人每天要攝入一斤蔬菜半斤水果。這個數量對預防冠心病、糖尿病等都有好處。
3、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25
超重或肥胖至少誘發12種癌症,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超重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肌肥大,且肥胖越早出現,對心臟傷害越大。
體重指數(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在我國,通常認為BMI≥24為超重,BMI≥28為肥胖。
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
4、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
長期高鹽飲食可引起血壓升高,每人每日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約裝滿一個啤酒瓶蓋的量)。
很多人覺得少了鹽就少了「鮮」,這時可以找些高鹽調味料的替代品,比如醋、檸檬汁、番茄等。
5、戒菸並遠離二手煙
吸煙對心臟的損害是長期且頑固的,煙草中含尼古丁,可刺激心臟傳導系統,增加心臟負荷。
除自己吸煙影響健康,遭受二手煙的人也會深受其害。建議果斷戒菸並遠離二手煙。
雖然心臟是個不受癌症青睞的器官,但斑塊、血栓、炎症等都對它虎視眈眈,經不起你瞎折騰,所以,善待它總是沒錯的。
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睡覺、脫衣都要注意!醫師揭天冷猝死3大危險時刻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解除心頭大患!台中榮總發表治癒4高風險心律不整患者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影/32歲年輕女子小腿傷21個月未好 查出靜脈曲張作祟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他停止呼吸心跳近1小時 大千醫護救回彷如重生
寒流席捲機車通勤族 心臟科醫師透露禦寒小撇步!
就醫數大減 心臟內科求診反增
醫病天地/急凍 醫師籲保暖防中風
回溫隱憂…全台猝死案拉警報
別直衝山頂賞雪 醫:幼童5成會有高山症
疫情爆發、不敢就醫 這病患者就醫人數卻逆勢成長
天冷血管緊縮血壓易飆升 慎防5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寒流瘋高山追雪 醫師籲穿雙防水鞋再上
低溫猝死?彰化縣4長者送醫到院前無呼吸心跳
宜蘭2老人睡夢中猝死床上 醫師提醒寒流該注意的事
今晚K.O「霸王級」寒流!醫師、料理網紅教這樣做
免鋸開胸骨!微創手術助阿嬤擺脫急診人生開心迎春
高血壓比主動脈剝離更可怕!日常「致命飲食習慣」曝光...超多人每天都吃
在家量血壓,怎麼測才準?專家:不同族群有不同測量時間
病患吃藥防腦中風 竟自行減藥量導致血塊增生
猜你喜歡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成為癌症誘因!哈佛專家公布5個好習慣改善症狀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睡覺、脫衣都要注意!醫師揭天冷猝死3大危險時刻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假牙清潔不佳 老翁口腔出現灼燒感、白色斑塊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