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入秋之後溫差大,進入中風好發季節,若一出現突發臉歪、說話不清、單側手無力等症狀,應於兩小時內送醫,在症狀發生三個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但台灣腦中風學會統計國人3萬多筆中風登錄資料發現,僅有2%患者在黃金時間內就醫,若能把握就醫時間,可增加50%的康復機率。
一名60多歲的江女士,今年4月游泳時,突然一陣頭暈,接著發覺自己講話舌頭不「輪轉」,身體右側有無力感,她警覺到自己可能中風,趕緊請救生員協助,10分鐘內送到醫院。雖然她擔心自己中風會導致嚴重後遺症,但當醫師替她注射血栓溶解劑後,幸運的從腦中風發生至症狀消失,僅經過三個半小時。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新光醫院神經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表示,國內3萬多筆中風患者的登錄資料,僅有2%在症狀發作的三小時內治療。學會進一步在登錄資料中,挑出發作時間、嚴重度相同的患者各220人,發現於三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治療組,比起對照組,於治療的三個月後,每100人可多9人回復正常,同時每100人可以減少12人重殘臥病。
連立明也說,中風後三小時內以血栓溶解劑治療,能增加50%的康復機率。因此若有突然臉歪、說話不清、單側無力等症狀,一定要盡快到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不要相信放血等民俗療法,或是以為「等一下就會恢復正常」。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