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〺四歲科技新貴拜訪加拿大友人,連續熬夜打牌兩天、廢寢忘食,一次興奮大叫「胡牌」後,忽然顱內蜘蛛膜下出血倒地;廿一歲女大生與同學日本自助遊,返台前解便過於用力,導致腦出血中風,右半身癱瘓。
即將進入海外旅遊旺季,國際SOS緊急救援組織統計發現,國人冬季海外旅遊突發疾病前三名分別為中風、心肌梗塞、骨折,特別是廿到四十歲青壯年中風人數增,近五年每年增幅百分之二。
國際SOS總經理陳楷植說,海外旅遊風險包括突發疾病、意外傷害及人身安全傷害,位於台北的廿四小時緊急救援中心,平均每月接到逾八千通海外醫療諮詢電話,其中近兩千通需要實際醫療協助,無論在飛機上或旅遊地,突發疾病第一名就是中風。
陳楷植提醒,在國外若有需求時,可利用保險、信用卡提供的緊急醫療專線,尋求幫助,不久前,一名小學老師在法國想買止痛藥,因此打電話回台尋求語言協助,但接電話的醫師發現她的症狀不單純,建議立即在當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竟是腦中風,透過千里一線牽,及早就醫、撿回一命。
國際SOS腦神經外科醫師陳婉琳說,慢性病患或高血壓患者出門應按時服藥,若有不適症狀,在外可透過簡單的自我檢測,確認是否有腦中風傾向;觀察重點包括臉頰是否不對稱、發音不清,有無視線模糊或疊影現象,建議試著張口念注音符號「一、ㄨ、ㄩ」、或大聲讀出報紙標題,試著走一直線等。
另外,出門在外,國人為把握快樂時光,儘管時差顛倒、飲食不定,總不以為意,特別是年輕人;醫師提醒,為了快樂出門、平安回家,還是要盡可能穩定作息。
【2009/12/18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