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高膽固醇患者人數越來越多,近年來,降血脂藥物始終位居健保給付藥物排行榜前幾名,但心肌梗塞、猝死、中風等致死個案仍高居不下,關鍵在於壞膽固醇未能控制達標,美國心臟學院日前舉辦心臟病學會議,發表重要研究結果,證實急性冠心症患者接受標靶新藥 PCSK9 抑制劑治療,可降低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還可減少死亡率。
台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陽明大學內科教授江晨恩為這項試驗台灣總主持人,遠赴美國參與這項學術盛會,他指出,這是醫學史上針對急性冠心症治療、最大規模的臨床研究,總有57國家、一萬八千多名病人收案,台灣也名列其中,93名患者參與。
這項研究為期2.8年,收案對象為使用高強度的史他汀類藥物後,壞膽固醇仍高於 70mg/dL的急性冠心症患者,平均壞膽固醇87mg/dL,
收案病患分別為試驗組、對照組,在研究期間均繼續服用史他汀類藥物,試驗組則是每兩週施打一次PCSK9 抑制劑。
結果發現,試驗組壞膽固醇從87mg/dL降至45mg/dL,達五成五之多,心肌梗塞風險下降14%、缺血性中風降低27%、不穩定型心絞痛下降39%,總死亡率也明顯下降15%。
研究也發現, PCSK9 抑制劑對於壞膽固醇超過100mg/dL的急性冠心症患者,治療效果最為顯著,重大心血管事件降低24%以及死亡率可降低達三成之多。
江晨恩指出,急性冠心症患者的再發生率相當高,須嚴格控制壞膽固醇,國內一項研究發現,這群患者的壞膽固醇如果無法低於 70mg/dL,則一年死亡率高達8%。一項包括台灣在內、亞太七國研究則顯示,急性冠心症患者發病時,平均壞膽固醇超過115mg/dL。
江晨恩說,這項研究報告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造成轟動,除了收案人數創下紀錄之外,結果也令人振奮,長期以來,超過五成急性冠心症患者長期服用史他汀類藥物,但壞膽固醇仍很難降下,現在透過新藥,就可嚴格控制壞膽固醇,並降低發病風險及死亡率。
江晨恩強調,這項研究勢必改寫急性冠心症患者的治療準則,也是第一次出現目標概念,壞膽固醇合理範圍應在15-50mg/dL之間,比現行70mg/dL,更為嚴格。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