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喝酒卻易有脂肪肝 日本醫學博士:這個吸收過量
【文、圖/摘自今周刊《神奇解救脂肪肝》,作者栗原毅】
女性更要小心罹患惡性脂肪肝
肝臟疾病有兩種,分別是飲酒過量導致的酒精性脂肪肝,與主因為醣類攝取過量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接下來要談論的內容,以非酒精性脂肪肝為主。英文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極早期症狀稱為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簡稱NAFLD。醫界認為NAFLD的惡化機率約三成左右,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稱為NASH。
日本目前已確診為NAFLD的患者有一千萬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患者則推估有三百萬人。相信這個數據讓許多讀者感到訝異,沒想到人數竟有這麼多。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已經是現在最嚴峻的肝臟問題。
我這麼說的原因很簡單,在未來五到十三年間,這些患者當中有多達三成的人會從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惡化成肝硬化。一旦罹患肝硬化就很容易會演變成肝癌,很可能危及性命。請各位思考一下這個狀況:滴酒不沾的人最後卻罹患肝癌! 我必須再次強調,絕對不能輕忽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
話說回來,進一步研究脂肪肝與飲酒之間的關係後,我發現一件令人玩味的事情。男性飲酒者與非飲酒者罹患脂肪肝的機率幾乎相同,但女性非飲酒者的比例遠高於飲酒者。不喝酒的人卻罹患脂肪肝,從這個結果可以得知,女性成為高風險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患者的比例有多高。
醫界也釐清了女性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風險偏高的原因。一般人每天攝取醣類的建議量為兩百公克,換算成白飯為五碗飯,以此換算量來看已經偏多。但根據我們針對日本全國約一千位民眾所做的飲食調查結果,五十歲女性每天攝取量為建議量的兩倍,六十歲女性也有一‧七倍,這個數字相當驚人。
以下是中年女性常見的日常飲食內容:
‧早餐:吐司與水果
‧午餐:拉麵、烏龍麵、炒麵
‧點心:和菓子饅頭、蛋糕
‧晚餐:飯與燉菜
乍看之下,水果與燉菜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事實上這樣的餐點組合隱藏著極大危機。水果富含容易吸收的醣類,燉菜的基礎食材包括馬鈴薯、南瓜與紅蘿蔔,其中含有的澱粉經過吸收會轉變為醣類。再加上燉煮時加入砂糖調味,更增加了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風險。
許多人午餐常吃麵類,這一點也令我擔憂。麵類方便製作,是其備受青睞的原因,但一口接著一口吸入嘴裡的麵條會加速醣類吸收。吃太多水果與麵類會讓人面臨醣類吸收過量的風險,請務必特別注意。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一定是從脂肪肝惡化而成,目前日本約有三千萬名脂肪肝患者,而每十人就有一人會在十年內惡化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活性氧會提高惡化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機率,所以我們不只要做好緩解壓力、戒菸等遠離活性氧傷害的預防對策,飲食習慣也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息息相關。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屬於重度脂肪肝,為了避免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首先必須改善飲食生活,在還是早期脂肪肝的階段便遠離威脅。
.作者:栗原毅
.譯者:游韻馨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19/01/29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春天最容易胃食道逆流!醫揭「火燒心」地雷:吃太飽、吃太快都NG
婦人咳嗽1年不止 竟是4公分魚刺卡支氣管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脾胃虛百病生!脾胃不和,臉上4徵兆可看出
肚子痛掛急診我該跟醫師怎麼說?十大重點訊息幫助醫師快速判斷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半夜肚子痛是怎麼了?醫師解析這三種問題最常見
胃酸過多、腸胃炎怎麼辦?專家教應急措施化解3大腸胃問題
沉思者排便法助改善便秘,醫教簡單6招順暢通行!
常態性拉肚子 當心潰瘍性結腸炎
瘦子也有脂肪肝!別再怪罪油脂,它才是主因!專家建議遠離脂肪肝最佳方案
短時間吃大量生魚片壽司 醫:這幾類人千萬不可!
全台瘋鮭魚吃到飽 營養師提醒:生食吃太多影響腸道健康
鮭魚團注意了!女童愛吃生魚片 肛門拉出260公分絛蟲
全民吃鳳梨 醫師提醒幾類人酌量食用避免不適
現代人腸胃差都是被吃壞的! 醫列「8大傷胃食物」...你常吃哪樣?
不停打嗝4招改善 醫:持續太久恐為這些疾病警訊!
腸胃炎腹瀉喝運動飲料反害脫水!專家揭正確做法
血便不一定是痔瘡!便祕突緩解也可能是腸炎警訊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B肝抗體消失補打疫苗? 許金川:腹部超音波更重要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媽祖遶境徒步遠行 醫師提醒注意2件事避免致命風險
你是落枕高風險群嗎?醫提醒:伴隨其他症狀當心
動太多或太少皆可能引起 醫教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很少覺得肚子痛表示很健康?3種「病態便秘」快就醫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婦人吃素雞塊噎到昏厥 幸好隔壁就是醫院救回一命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春天最容易胃食道逆流!醫揭「火燒心」地雷:吃太飽、吃太快都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