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苗君平/台中縣報導】
台中縣一名28歲王姓男子,長期有排便問題,上月左下腹痛急診就醫,經檢查發現,原來在他乙狀結腸轉彎處,有塊直徑5.5公分的糞石堵塞,經開刀取出才恢復健康。
梧棲童綜合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趙培傑表示,患者年紀輕即被糞石卡住,無法正常排便,可能與飲食有關,也可能是缺少纖維攝取或活動不足。
他說,若是糞石長期不治療,會阻塞壓迫腸壁,造成缺血、壞死,導致腸穿孔,甚至危及生命,治療方式多採以藥物治療與搗碎,若無法弄碎糞石才進行手術。
王姓男子上月前往急診,指左下腹痛無法正常排便,三個月來只有滲便情形,安排大腸攝影檢查,發現「左下腹有一明顯填塞缺損病灶」,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赫然發有一很硬的糞塊,重覆兩次內視鏡及使用瀉劑廿顆藥物,多方嘗試都徒勞無功,最後只好以開刀取出。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過世前你該把錢全花光!企業家提「不需存太多退休金」4理由
‧94歲醫生十年未生過病!每天必吃一食物 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健康女早餐吃花生醬吐司罹肝癌 營養師曝「優秀蛋白質來源」比堅果還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