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黃挺碩/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醫師】
膽結石常見症狀是上腹部及右上腹部漲痛,有時會痛到右肩及背部,常被誤認為是心臟、胃、十二指腸、或脊椎等疾病而接受長期治療,卻難以改善。
膽結石成因目前仍有部份不清楚,若膽鹽、卵磷脂濃度低下,相對性膽固醇於膽汁中呈現過飽和,就會形成膽固醇結晶而產生膽結石。西方人常見膽固醇結石,東方人膽結石以黑色素結石較為普遍,色素結石的形成與非溶解性濃度的膽紅素,膽鹽減少,膽道感染,原發性肝病,溶血性疾病皆有密切關係。
膽結石的診斷,現在最普遍應用的是超音波,可以同時診斷膽結石及其合併膽囊病變。
無症狀的膽結石患者,最初五年每年只有2%會出現疼痛症狀,追蹤愈久,出現症狀的比率愈低,通常建議非手術療法或追蹤即可。但對於年紀輕,糖尿病患,鐮狀紅血球貧血患者,磁器樣膽囊病患,即使無症狀也應該接受膽囊切除術。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是治療膽結石標準手術,不僅傷口小,美觀,術後1至2天即可出院,一星期後即可正常生活,且傷口感染和心肺併發症機率也降低。但嚴重凝血異常患者,腹腔內沾粘及嚴重心肺衰竭患者不適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對於重症患者或有其他疾病病無法接受手術者,可先接受經皮穿膽引流及抗生素治療,等身體狀況許可下再接受手術。非手術療法如膽石溶解術及體外震波碎石術,主要針對小的膽固醇結石而採取之替代性方式,尤其對於手術高危險群。
膽結石若不開刀,易引發急性或慢性膽囊炎,若石頭堵住膽的進出口,還可能演變成敗血症,危及生命。當小結石掉入總膽管,卡住出口,也可能造成膽石胰臟炎或阻塞性黃疸併發急性膽管炎。
如果慢性膽囊炎持續發炎,久而久之將導致到處粘黏,不僅增加手術困難度,使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成功率降低,也將難排除與膽囊癌牽連的機會。
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已經純熟,越來越多病人接受此一治療,除了完全沒症狀、高齡、嚴重心臟病或其他高手術危險群,最好都安排手術治療,以免造成併發症。
【2009/02/09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