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冷不忌 當心冬季腸胃不適
【聯合報/黃雅憫/永和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冬天是心血管、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其實腸胃不適也相當常見。
隨著季節轉換,氣候溫差變化大,免疫力差的小孩、老人,往往無法適應,致腸胃出問題;而且天冷身體所需熱量增加,食欲變好,秋冬又是蝦蟹最肥美的時候,如果水產不新鮮、生冷食物吃太多,也容易引發腸胃不適。
冬季的胃腸炎一般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由病菌或病毒所引起,一類則屬非病菌性,亦即食物所引發。
第一類胃腸炎的元凶以病毒最常見,估計每年全球約有五百萬到八百萬人因此喪命,而這也是5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因。其中,50%胃腸炎由諾羅病毒(norovirus)引起,另外20%與大部分兒童嚴重病例,歸咎於輪狀病毒(rotavirus),其他危害較大的病毒還包括腺病毒、星狀病毒(astrovirus)。
值得一提的是,秋冬是輪狀病毒好發的季節,小朋友應小心預防,一旦遭感染,目前並無有效治療,家長可以多補充水分,避免小孩脫水,如果病人高燒不退、躁動不安、食慾差,則應馬上就醫。
至於細菌導致的胃腸炎,禍首眾多,主要有沙門氏菌、腸細菌、葡萄球菌、空腸弧菌、大腸菌等。其傳染來源可能是食物的準備不當、被重複加熱的肉、海鮮、牛奶和麵包類產品。每種病菌引發的症狀只有些許不同,但都有腹瀉,也可能導致大腸炎。
上述的胃腸炎,症狀通常是急性的,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食欲差、疲憊,嚴重者會有血便,但較少持續超過10天。
第二類胃腸炎主要因為不當的食物所引起,如過度刺激的麻辣鍋,或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都可能造成胃腸不適;其症狀有惡心、腹脹悶痛、消化不良,但很少會腹瀉,且因是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所導致,症狀常可能反覆發生。
此外,冬季流汗少,一般人容易水分補充不足,再加上肉類、油脂類食用量增加,蔬果纖維質攝取則相對減少,往往也會排便較不順,成為便秘好發的季節,許多人都常為腹脹、食欲不佳所苦,也須格外留意。
避免冬季腸胃不適,除了注重個人衛生習慣、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外,銀髮族、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外食族則須注意外食的衛生,少吃生鮮食物,同時節制飲食,勿暴飲暴食,自然可保腸胃健康過冬。
【2009/01/03 聯合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不喝酒就沒有脂肪肝?小心落入飲食陷阱!聰明吃、規律動,醫教4大預防秘訣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簡榮南:B肝用藥停不停 讓證據說話
簡榮南/固定療程或長期治療?B肝治療的省思
健保大數據/110年膽結石門診就醫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特色院所
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
健保大數據/膽結石切除膽囊 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
61歲至70歲為膽結石發作高峰 醫揭膽結石常見共病
藥物縮小膽結石不見得是好事!醫:更易卡在膽管
膽結石需要積極處理嗎?醫詳解膽結石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老是「解放」不出來?營養師推薦4類「腸道順暢」食物,解除便秘危機
老翁半年2度總膽管結石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取石
急性腸胃炎個案增 醫師籲勤用肥皂濕洗手
用藥三年後先停藥還是繼續用藥?B肝治療指引 研究及臨床權威世紀大辯論
打嗝停不了的原因是什麼?專家教簡單10招止嗝及如何預防
不得逐桌敬酒…房仲改分宴請5天 體重暴增急性胃潰瘍
不是所有息肉都和大腸癌有關 醫師詳解哪些息肉才需要切除
丘丘合唱團邱晨病逝/肝硬化無聲無息 等到出現這些症狀就晚了
打嗝時閉氣喝七口水就能止住?醫解析打嗝原因及簡單止嗝方法
國中女生噁心上腹痛 查出原來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脂肪肝會有症狀嗎?重度脂肪肝會導致肝癌嗎?
大號完擦到衛生紙全白才乾淨?醫:擦太乾淨反而會有這症狀
腸胃炎吃粥、白吐司才好得快? 醫:要攝取蛋白質才對!
消除C肝 近8萬人未用藥
幼兒園女童感染諾羅病毒 全家和同學都受感染
約8萬人C肝尚需治療 健保署提醒:服藥三個月治癒率98%
頭痛、耳鳴、月經量少...可能脾胃出問題!中醫師護胃指南,一次改善身體11大症狀
猜你喜歡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咳嗽對身體影響有哪些?9種常見急性咳嗽原因,出現呼吸困難速就醫!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退化性髖關節炎 震波療效佳
睡前總想吃東西?有5狀況,小心非單純嘴饞而是「夜食症」
春末乾眼症患者增多 中醫教以茶飲、按摩減緩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