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爆肝?蜆精護肝?7大肝病迷思破解
一名60多歲熟女過去從事護理工作,早年懷雙胞胎時遇到難產,曾大量輸血撿回一命;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的她,向來認為不會得到其他肝病,直到近年健康檢查,才驚覺自己可能因生產輸血,罹患C肝多年不自知。醫師指出,C型肝炎病毒較兇猛,通常會壓過B肝病毒,故以C肝治療為主。
肝病堪稱國病,但民眾對肝病仍有不少迷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將一一破解肝病常見迷思。
1. B型肝炎帶原者,就不會感染C型或其他肝炎?
錯。楊培銘指出,A、B、C、D、E型肝炎都屬於不同種病毒,彼此不會排斥,最常見的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同時染上C型肝炎,估計全台約有0.5%人口、約11.5萬人屬此類型。
楊培銘指出,若同時罹患B、C型肝炎,C肝病毒較兇猛,通常會壓過B肝病毒,因此治療是以C型肝炎為主;至於有患者憂心C肝治癒後是否B肝病毒會「復活」,楊培銘表示,臨床觀察並不容易,無需太擔心,只要密切追蹤注意即可。
2. 熬夜會爆肝?
熬夜是否造成肝功能異常,嚴格來說沒有人真正做過研究。楊培銘曾遇到B型肝炎帶原者要求要醫師寫診斷證明,藉此不上大夜班,但事實上沒有科學數據證實。但楊培銘強調,熬夜對身體確實不好,曾有肝炎病友照顧住院的長輩,好幾個晚上睡不好,本來是健康帶原的他,肝功能卻突然異常。
3. 臉色發黃就是肝不好?
黃疸是觀察肝病的症狀之一,通常黃疸會從眼白或是身體比較白、不易曬到太陽的地方;而臉部皮膚泛黃的原因眾多,如貧血也會造成臉色蠟黃,建議由專業醫師判斷。
4. 注射B肝疫苗就不會得到B肝?
雖然台灣已在1986年推行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但楊培銘指出,隨著年紀增長,抗體會逐漸減少或消失,若是突然有大量病毒入侵恐會措手不及,建議15歲後抽血檢驗,再依抗體濃度追加疫苗。
5. 沒有B、C型肝炎,就不會得肝癌?
台灣肝癌病友中,患有B、C型肝炎者占了9成5,但仍有5%沒有肝炎病史,可能是潛伏性B肝、自體免疫肝病、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造成肝硬化進而產生肝癌。
6. 只有胖子才會得脂肪肝?
原則上是對的,楊培銘說,脂肪肝跟體重成正比,體態正常的人患有脂肪肝的比率不到1成,但只要BMI超過35,高達9成都患有脂肪肝。
7. 喝蜆精、靈芝可以保肝治肝病?
坊間常見許多宣稱有保肝效果的健康食品,但楊培銘直言,健康食品對於肝炎治療完全無效,只有藥物才能真正控制病情,目前B肝已有疫苗與用藥,C型肝炎也有口服新藥。雖然健康食品對身體無害,但也不宜大量食用,反而造成肝臟負擔。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
冬天做糞便潛血檢查 正是好時機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腹痛腹瀉以為是腸躁症?當心罹「潰瘍性結腸炎」
過餓會讓胃出問題?營養師:「空著的胃就是過酸的胃」
方志友父逝前流出黃色淚水 醫師說明為什麼
被爸爸笑小腿粗 單親少女竟吞棉花減肥致腸阻塞
吃太多粗糧也不行!4個習慣讓腸胃越來越受傷
喝氣泡水促進腸胃蠕動?醫師:可能加重這些疾病症狀
食物過敏 疑與腸道菌叢有關
胃痛的人可以靠吃粥緩解嗎?這幾種情況可能越吃越慘
膽結石阻塞引發膽囊炎 可用藥物緩解不開刀嗎?
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度引起的?很多人都想錯了
小腸中風成「直腸子」難進食 苦11年移植成功
吃辣傷胃還引起胃潰瘍?研究:辣椒素反而能護胃
腹瀉跑急診 創3年同期新高
醫病天地/常吃速食、手搖飲 小四生有脂肪肝
肚子痛到底哪裡出問題?痛到什麼情況該就醫?
神經內分泌腫瘤難察覺 腸胃常不適需檢查
腸躁症與腸胃炎傻傻分不清?!2招遠離大腸激躁症
「不吃醣」竟讓大腸劣化?2種飲食習慣可能導致腸胃生病
健康@news/姻親聚餐壓力大 腸道益生菌下降
上班族腹痛腹脹2年 原是腸躁症上身
鼻胃管不舒適又影響患者自信 「胃造口」已可取代
余苑綺直腸癌復發/醫生告訴你大腸鏡檢查有多重要
驚!食物竟進不到胃裡 這個女高中生瘦如紙片人
8成大腸癌與飲食、生活有關 醫師教你從糞便顏色判斷腸道健康
腸健康關乎免疫力 醫師:腸道菌叢多樣 過敏機率就低
為何吃益生菌好幾個月,還是覺得排便不順?專家解惑
腸道老化的頭號公敵 醫師:這些人的腸道更容易長瘜肉
猜你喜歡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青光眼關鍵藥大缺貨 手術成功率剩5成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腎不好,指甲會出現警訊? 醫:不是一個好的判斷基準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從前胸痛到後背別大意!醫:高血壓是最常誘發的因素
列入必要清單仍缺藥 醫界跳腳
戴口罩沒用!臭氧比PM2.5更難防 醫籲濃度高時別出門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在老化?疲累程度是原本的2、3倍就該留意
72歲老翁頻尿睡不好 就醫赫見膀胱內長滿瘤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不彎腰駝背就好?醫師:過度挺腰的坐姿有更高機會下背痛
膝蓋退化不可逆!醫: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
3型全現蹤!中國鼠疫累積4例 去這7個省要小心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台灣人當先驅/青光眼手術用抗癌藥 陳振武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