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腎友換腎後,新腎臟卻因不明原因報銷,美國研究發現是以往未查的「抗體性排斥」(簡稱DSA)作怪,國內多家醫學中心已引進DSA檢查新技術,抽血就能驗出但要自費。
四十多歲張姓男子等了五年才換得新腎,平日很重視保養身體,不菸不酒,且持續運動服藥,定期回診的數據顯示腎功能很正常,有天卻出現蛋白尿、血壓升高,才知新腎因慢性排斥已遭破壞。
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徐國雄說,腎臟移植後就怕出現排斥,接受移植的腎友一輩子要服用抗排斥藥,讓體內的免疫系統「沒感覺」到移植腎的存在。
以往透過抽血檢查肌酸酐指數,判斷移植腎的功能是否正常,即常見的「細胞性排斥」;仍有不少排斥現象原因不明,近來美國腎臟醫學會發現是「抗體性排斥(DSA)」,較細胞性排斥更難治療。
他表示,當細胞性排斥出現,肌酸酐指數會呈現異常;但抗體性排斥是無形中產生,雖不是每個腎臟移植者都會發生,如能及早發現,可調整藥物,減少抗體。
台中榮總、台大、成大等醫學中心近來引進DSA檢查的新技術,患者抽血五西西,就能查出有幾種抗體、抗體濃度高不高,以及抗排斥治療效果,但每次DSA檢查自費二萬八千元,健保不給付。
徐國雄表示,慢性排斥短時間不會反映在肌酸酐指數,直到蛋白尿出現,腎功能還是正常時,往往已有慢性排斥問題,但拖到腎功能開始衰退,要治療就很難了。
◎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