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昭彰/新北市報導】
淡江大學化學所博士生丁玉如以斑馬魚為實驗樣本,篩選出有益腎臟的天然物質,建議大家多吃蘋果、葡萄、仙草、花生。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的「毒理暨應用藥理學」期刊。
丁玉如指出,斑馬魚胚胎全身透明、發育快速、容易觀察變化,且器官構造、生理功能、基因結構都與哺乳類相似,非常適合做藥物篩選實驗。
她先將斑馬魚胚胎浸泡在對人體具毒性的中草藥馬兜鈴酸,透過實驗證明,馬兜鈴酸可能引起發炎造成腎損傷、造血功能異常,進而使心臟及腎臟嚴重受損,最終導致腎衰竭。
接著從許多天然物質中,篩選白藜蘆醇(RESV)及熊果酸(UA),利用這兩種具抗發炎成分,對胚胎進行12小時處理,發現可降低發炎情形;另利用冷凍切片觀察紅血球,發現血液循環系統功能也有改善。
台灣洗腎人口約6萬名,每年新增近6千人,丁玉如表示,國人洗腎人數不少,由於腎臟一旦受損就很難復原,國人應注重腎臟保健。
研究結果發現,葡萄子和花生含白藜蘆醇,和仙草成分中的熊果酸,都是有益腎臟的食物,建議民眾平常多攝取蘋果(連皮)、葡萄(含子)、仙草、花生等蔬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