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排尿方法乾淨嗎?泌尿科醫師:男性要蹲著尿
每天都在運行的人體小水庫「膀胱」你認識它多少?膀胱是個活躍的器官,看似自然的排泄小事,卻主宰了每個人每天的生活,一旦排泄日常出現異狀,將帶給人無窮的困擾。
女生膀胱 比男生大一些
膀胱每天的工作是儲存、排泄經腎臟過濾後所產生的代謝物及體內多餘的水分,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表示,正常人膀胱的容量大約為200毫升到400毫升之間,男性與女性的膀胱容量並不相同,女性的膀胱容量比男性大一些,主要是因為女性的骨盆腔,先天上比男性大,女性膀胱容量可以達400毫升,男性最多可能是300毫升左右,不過,個子高的人膀胱容量會比個子矮的大些。
超過400毫升 就算憋尿
洪峻澤表示,膀胱一旦超過尿液儲存量就會產生排尿感,通常200毫升就會有尿意,膀胱本身是個肌肉組織,具有彈性,即使超過可儲存的容量,仍可以繼續儲存,最多可儲存500毫升到600毫升以上,但基本上儲存超過400毫升就被定義為「憋尿」。
憋尿對正常人而言絕非好事,長期憋尿讓膀胱處於極度膨脹的狀況下,將使膀胱缺氧,血液循環變差,肌肉層會出現類似彈性疲乏的現象。年輕人恢復快,但長輩恐會出現不可逆的情況,每次排尿可能都會出現腹痛的症狀,也可能出現尿急卻尿不出來的情形,最嚴重會引發病變,如腎功能受損、尿毒症、膀胱炎等。
多久尿一次 每個人不同
每天都在排尿,卻不知道每次尿了多少?尿的速度算快嗎?跑廁所的次數正常嗎?洪峻澤說,有些專家會說起床後,應該每2個小時就要如廁一次,但他不認為這個說法是正確,每個人每天處於不同的生活環境,有些人天天在烈日下工作,有些人則是久坐於辦公室也不喝水,每個人排尿的頻率與時間不一,不該以「時間」作為排尿的依據。
洪峻澤表示,每人每天若是正常飲水的情況下,平均每次會排200毫升到400毫升的尿液,一旦超過400毫升就得定義是「憋尿」,若每次都只排出200毫升以下的尿液,則被定義為「頻尿」,這都可以透過做排尿日記得知。
排尿日記 不只病人該做
洪峻澤說,許多民眾會認為排尿日記是給已經生病的人做的,他強調「這是錯誤觀念」,應該是所有人都應該做,不過不是每天做,正常人大約做一星期的排尿日記,大致可以得知自己的排尿量以及每次排尿的感覺,之後即可抓感覺分析這泡尿是否正常。
由於現代人一整天都在外上班,建議可以在家的時候,準備一個有刻度的杯子,有些手搖飲的杯子也都有刻度,可以直接拿來用,每天早上或是晚上回家時,就尿在有刻度的杯子裡,並記錄每次的尿量、時間、速度、任何不正常症狀;若可以,建議全天記錄,只要2到3天大致能掌握尿量。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葉劭德表示,若已經建立排尿日記,次數則成了每天可以掌握的參考值,一天大約排尿6到8次屬於正常,一天約排尿1800毫升左右,長輩的排尿量不應比照年輕人,建議一天排1500毫升,雖然提倡要多喝水,但是長輩的水分攝取過多有可能出現低血鈉的症狀。
男生怎麼尿
蹲坐尿、分兩段 才能排乾淨
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說,女性沒有像男性一樣外凸的生殖器,站著尿尿若沒有適當的容器,反而會尿一身濕。不過技術上可以克服的話,女性不管哪一種排尿方式都很適合,因為女性尿道短,沒有障礙物,比較不會有尿滯留的問題。
男性的排尿方法,簡邦平說,近年開始提倡男性蹲著尿,且建議每次排尿都要尿2次。會有這樣的建議,主要是男性有攝護腺加上尿道長,排尿的過程,如水庫的水要經過一層層的閘門才能順利疏洪,且尿道沒有收縮的功能,沒有尿乾淨就會卡在尿道裡。
第一段排尿建議正常蹲著解,第二段則是用腹部的力氣,用力再解一次,並把生殖器甩尿甩乾淨。沒辦法接受蹲著尿尿的男性,堅持要站著尿,也建議要分兩段尿,第二段排尿時必須要用力再解一次,此舉也能避免每次男性如廁後,褲襠都濕一塊的窘境。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30歲後出現腰痠、尿道感染別輕忽!醫:多囊腎初期無特別症狀
無痛性血尿千萬要小心!雲林婦女不在意竟檢出是腫瘤
醫病天地/軟式輸尿管鏡 清除結石無傷口
咳也漏尿急也漏尿熟女好尷尬 1次麻醉2手術解危
逾半慢性腎病患者輕忽三高控制 腎利黃金8守則應落實
腎病患者不吃三高藥 醫師:恐「傷腎、傷心 」
她疝氣難啟齒 手術擺脫陳年之痛
腎不好,什麼情況要洗腎?泡泡尿是前兆?醫解答「透析條件」
腎不好不能吃香蕉?醫師點名傷腎地雷:止痛藥、不明中草藥保健品少碰
健檢查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 醫師:逾4公分才需追蹤
塞車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危險族群你是嗎?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退休族腰痠血尿動不了好崩潰 術後享受「好動」人生
如何正確喝水促進身體排毒? 醫:除了白開水,還有4種飲品也有排毒效果
空氣清淨機擺哪最適合? 醫師教你不受環境毒害的排毒法
三類食物都是引起小腸黏膜發炎的元兇! 醫:守護腸道健康你須這樣吃
夜間多尿是警訊頻跑廁所難眠 潛藏疾病問題
遠離洗腎!營養師公佈傷腎食物:香腸火腿之外,這4種也盡量少吃
洗腎中血壓飆高 醫師籲注意重複下針血管壁變厚
冬天排尿不順?當心攝護腺肥大引發腎衰竭
車禍傷及胰臟致糖尿病洗腎 血液透析讓她重拾夢想
1晚小便10次站馬桶前就2滴 男人40要留意攝護腺肥大
男人遇3種情況包皮非割不可 這個季節最適合手術
1小時排尿4次!間質性膀胱炎女性患病較男性高出15倍
發生率隨年紀增加 為什麼寒夜頻如廁卻尿不出來?
寒夜起身上廁所真要命 分清夜尿類型對症下藥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猜你喜歡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脾胃虛百病生!脾胃不和,臉上4徵兆可看出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武則天養顏抗老第一方 中醫教你用西紅花降血脂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不只用在燒菜做飯!中醫教你生薑的防病藥茶方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子宮寒不寒?中醫師破迷思:子宮不會冷!也不是該吃、忌吃什麼能解決問題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太魯閣號事故災難 醫師:勿傳遞傷亡者片斷故事博關注
84.5%國高中生睡眠過少 就寢、喚醒前父母先做這些事
從眉毛竟可看出有沒有「免疫性疾病」!中醫師從7種眉型判斷你的身體健康
容易怕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肚子痛掛急診我該跟醫師怎麼說?十大重點訊息幫助醫師快速判斷
喝綠茶、咖啡改善中風早逝風險? 醫:須定期服藥回診
一天要睡多久才夠?睡眠專業醫師教你一招判斷
想到連假結束要上班就累?醫:做這四件事助收心
怎麼預防糖尿病?研究:在這之前吃早餐助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