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健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今健康
許多人認為水腫是因為水喝太多,要改善水腫就不能喝太多水。事實上,多喝水可增加血容積幫助血液循環,真正的水腫原因往往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水腫不是水喝太多,醫:是身體發出警訊!
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醫師王威傑表示,鬧水災的關鍵不是因為水太多,而是在於地勢太過低漥、排水不良、疏散出問題等原因所造成。同樣的道理,水腫的問題往往因為器官、血管等出現問題,導致水循環運送異常、局部堆積,應找出原因並改善。
心臟問題:
王威傑醫師說明,像心臟是負責血流的重要器官,透過血流將血液、水份等運送到身體各處。從動脈至微血管,再從微血管到靜脈然後回收,如同抽水馬達一般。過程中若心臟這顆抽水馬達出現問題,如心臟衰竭,便難以從周邊抽水回來,也就容易堆積在身體周邊,造成雙腿水腫。
血管問題:
若是身體有靜脈曲張、局部發炎等循環不良情況,如同水管堵塞一般,不僅水份容易在某處堆積,也容易在中途出現小規模的外洩、滲透、滯留,出現水腫的情況。血液從微血管進入靜脈過程中也會有壓力差,需透過瓣膜等協助降低,當中若出現問題也容易出現水腫,如久站或遺傳引起的靜脈瓣膜受損等。
肌肉問題:
前述提到的,降低微血管進入靜脈過程的壓力差,也需要肌肉協助,當肌力不足也可能出現水腫,例如肌少症、老年族群因活動少,導致肌肉量減少。
淋巴問題:
淋巴主要功能,在於將溢流出的水份抽回血管,使水份能順利回到心臟,因此淋巴出現異常也會出現水腫,例如需切除淋巴的癌症患者。
肝、腎問題、營養不良:
血液中的白蛋白不足,也會使得滲透壓過低,讓血液中的水份外流至周邊組織形成水腫。常見出現肝硬化等肝功能不佳者,因為白蛋白是由肝臟所分泌。另外營養不良也是風險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腎功能不佳者也容易引起蛋白尿,使得血中白蛋白流失。而腎臟也是過濾、排除水份和雜質的主要關卡,若腎臟出現腎衰竭等問題,也會影響排水,出現水腫的情況。
常見良性原因:
不過身體出現水腫也有部分原因屬於良性,例如懷孕或是部分藥物出現的副作用,像是血壓藥、血糖藥、荷爾蒙藥物都有可能。雖絕大多數屬於良性,但若情況太嚴重,應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更換藥物或停藥,不可擅自停藥。
按壓脛骨兩側檢查水腫,單、雙側原因各不相同!
水腫和肥胖相似,要自行初步評估是否有水腫,可用食指按壓小腿脛骨兩側,在按壓5~10秒後觀察恢復的情況。若是有輕微凹陷約0.5公分但隨即恢復,屬於輕微的水腫;凹陷若約為1公分,10秒內恢復則為中度;凹陷約1.5公分通常則需要10~20秒內才有辦法恢復,為重度水腫;凹陷若為2公分,往往則會超過20秒,此為極重度水腫。
不過即便知道水腫的嚴重程度,也無法得知原因,若想初步了解可能原因,可兩腳脛骨都做按壓測試。若雙側皆有出現水腫的情況,往往是全身性的問題,如心臟功能不佳影響全身;而單側則通常為局部問題,如局部淋巴水腫等。
醫教4招防水腫,盡早檢查為上策!
預防水腫出現,建議民眾日常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了多喝水,避免血液濃度過高影響血液循環。平常也應培養運動習慣,除了再更進一步提升血液循環,也可避免肌肉退化導致血液從微血管進入靜脈出現問題。日常營養也應留意均衡,避免因營養不良出現白蛋白不足的情況。而平躺時也可以將腳墊高於心臟,有助於血液回流。
王威傑醫師也提醒,如前述水腫原因繁多,這些方式雖都有助於改預防水腫,但未必能針對水腫問題進行改善,例如因為肌少症、肌力不足導致血液從微血管進入靜脈時出現異常,光靠喝水並無法改善,需透過醫療用彈性襪才行。水腫不單僅是影響外觀、固定部位水腫也容易因長期摩擦,進而出現反覆破皮、感染的情況,且更有可能是身體的警訊,若有出現水腫應盡早就醫檢查才是上策。
《延伸閱讀》
.水喝太少小心血栓!醫:易中風、心肌梗塞,別渴了才喝水!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