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海鮮易致痛風? 醫師說最大原因是「這些」
34歲楊先生平時愛喝手搖飲料及吃海鮮,日前和友人聚餐時狂吃20隻蝦,當大夥準備離開時,突然感到雙腳一陣劇痛且無法站立,只得原地苦坐,隔天連忙到急診檢查,確診為痛風,經藥物治療並調整飲食四個月後,尿酸值總算恢復標準值,但也讓他學到「痛起來真的會要命啊」!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表示,痛風是一種急性疾病,正常狀況下尿酸會於血液中分解,經過腎臟和腸胃道排出體外,但若攝取過多高普林的食物、身體新陳代謝增加,或腎臟功能變差,使尿酸不易排泄時,都會使尿酸於血液內不斷累積,繼而形成尿酸鹽結晶堆集於關節腔內,使關節發炎腫脹,嚴重時更會使關節變形。
周哲毅醫師解釋,痛風好發於30至50歲的男性,或是停經後的女性,通常在半夜或清晨時發生,患者會於睡夢中感到關節突然劇痛,此時關節會變得紅、腫、熱、痛,通常要過一段時間才會逐漸消退。
另外,造成尿酸偏高的原因包括遺傳、慢性腎臟病、大量食用含普林食物,和服用利尿劑、抗排斥藥物的患者,除了調整飲食外,有些患者會透過提升運動量,試圖讓尿酸值下降,但若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運動過程中,沒有攝取足夠水分,很容易因脫水反而增加疾病發生的風險,不可不慎。
周哲毅醫師提醒,痛風患者,平時應多喝水、減少食用含糖飲料、醬料,節制攝取紅肉、內臟、海鮮、酒精等高普林食物,良好控制體重,並配合醫囑按時服藥,當尿酸值下降且穩定一段時間後,由醫師評估是否減少藥量,才能確保尿酸值維持穩定,避免痛風再度發作。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痛風關鍵不在高嘌呤! 你每天喝的這2種飲品才是元兇
年紀輕輕就痛風 這項因素讓風險增3倍!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諮詢營養師準沒錯!
韓國女星朴信惠、IU的減肥菜單真的會瘦? 專科醫師揭「超悲劇下場」...小心更難瘦
矯正代謝力該怎麼做? 醫:恢復粗糙主食,多攝取低GI、低GL飲食!
「酸性體質」不只讓人肥胖,還會加速老化速度 醫師教如何你打造好體質
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假性飢餓」 當心掉進越吃越多的陷阱
誰惹阿嬤「一肚子氣」?醫:還好早發現才免於致命風險
如何與甲狀腺機能亢進共處? 醫師的生活飲食3叮嚀
台師大研發糖尿病偵測儀 在家一吹就能掌握病情
喝油養生兼顧減肥? 醫曝「真實案例」下場...小心要命
糖友擔心會失明不打胰島素 醫師:錯誤迷思誤治療時機
寒流來襲嗑鍋 小心痛風發作
醫病天地/糖友長途開車 先量血糖防過低
「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無法確定何時吃飯怎麼吃血糖藥?醫揭關鍵在吃藥時間
減重2公斤糖尿病風險就減半!研究:搭配2措施最有效
紓壓猛嗑鍋 關節腫大 痛風發作
手搖飲不只肥到爆! 專家曝「每日1杯」下場...晚年慘了
近七成糖友恐陷失明危機卻「不自知」 醫:內科眼科應同步
餐餐有魚又有肉也能瘦?糖尿病患開心:右腳也不痠了!
難瘦想哭?32歲吃素的他低碳飲食 2月瘦10公斤
甲狀腺囊腫不開刀 可評估超音波導引皮下酒精注射治療
血糖控制不好才打胰島素?醫師圖文解說何時打最好
糖尿病不可逆! 日常「引病」習慣你我常做,出現這3大症狀已經來不及
打胰島素沒換部位恐礙吸收 食藥署風險溝通示警
甲狀腺癌新增個案逐年增加 出現這5大症狀別輕忽!
台中糖尿病患者爆增 議員指都是「泡芙人」惹的禍
更年期專胖肚子? 腰圍超過「這尺寸」,小心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愛減肥、噴香水,竟會讓體內荷爾蒙提早失衡?!
「糖胖症」男子飆破120公斤 術後減了半個人
飯後量血壓恐影響判讀!醫提醒量之前2重點、量時3重點必掌握
猜你喜歡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成為癌症誘因!哈佛專家公布5個好習慣改善症狀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膝蓋痛的人,該穿這2種鞋!骨科醫師:從預防到改善,你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公費流感疫苗全民開放 陳時中:1月31日起至疫苗用罄
為什麼一吃完飯就想上廁所?《Nature》找到原因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女長期飽受憂鬱症之苦 檢查才知嚴重缺乏維生素D
眼壓正常不見得沒事!醫:多數青光眼患者沒自覺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當憂鬱症患者告訴你想輕生,該怎麼辦? 4句話千萬不要脫口而出
這類人易患腸胃疾病?醫:一進門診就能看出特質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睡覺、脫衣都要注意!醫師揭天冷猝死3大危險時刻
「繭居族」的憂愁與治療 醫師:勿輕忽應及早處置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聲音6跡象恐出賣你的年齡!說話大聲、說太快都NG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手指麻痛別輕忽 腕隧道症候群放著不管恐肌肉萎縮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醫病天地/防久坐傷身 治療師教5撇步
假牙清潔不佳 老翁口腔出現灼燒感、白色斑塊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