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2歲的黃阿姨12年前因酮酸中毒昏迷緊急送加護,經檢查是因糖尿病、不再分泌胰島素導致,從此需打胰島素過活,卻沒發覺胰島素針劑造成習慣性低血糖,直到某天血糖驟降昏迷,丈夫開始害怕妻子在睡夢中昏迷喪命,還好醫師協助換針劑,終於不用再為控制血糖,總活在低血糖威脅。
糖尿病治療仰賴飲食、生活型態調整、運動、體重控制以及藥物,而藥物治療又分口服錠劑及針劑皮下注射劑型,其中皮下注射針劑藥物主要包含兩大類為胰島素及俗稱「瘦身針」的腸泌素,其中胰島素是目前效果好的降血糖藥,但混型胰島素因固定比例的中長及短效胰島素使劑量調整不易。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智軒表示,需於飯前施打的混型胰島素會造成血糖快速下降,若糖友未能在15至30分鐘內進食,就會容易低血糖,之後的高血糖反彈機會更高,使血糖波動更不穩定,再加上胰島素是合成荷爾蒙之一,體重也容易增加。
三軍總醫院糖尿病中心衛教師陳思羽說,從兩年前開始三總將每天早餐、晚餐前需各打一劑的混型胰島素,改為只需早上打一劑腸泌素加一劑基礎胰島素,注射時間更彈性,因腸泌素屬「智慧控糖」是增強胰島素分泌以葡萄糖依賴性方式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可有效降低血糖又減少低血糖風險。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色素控制於7%以下,當每增加1%,就會增加16%心衰竭發生率,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門診從去年開始收治34名平均年紀約60歲第二型糖尿病人,糖尿病史幾乎都超過十年的這些患者都須依賴預混型胰島素治療,但控血都不起色,平均糖化血色素約8.6%。
劉智軒表示,將針劑治療改為一劑腸泌素加一劑基礎胰島素後,治療3個月後發現病人體重平均下降2.5公斤,糖化血色素降低1%。而在連續血糖偵測儀數據中也顯示高血糖比率改善17%,血糖達標率增加20%,四項血糖變異度中三項指標也有達到統計學上的穩定性。
目前第二型糖友口服要打最大受耐度仍無法控血糖者,健保以也給付腸泌素,但劉智軒提醒,一劑腸泌素加一劑基礎胰島素的治療方式只適用於第二型糖尿病患,其中因為腸泌素會抑制食慾,因此,BMI值過輕者不是適合使用,以免吃不下飯危害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