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碘可由食物中補給,但是,過多或不足皆會導致甲狀腺體積變腫。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醫師王治元表示,成人每天建議的碘攝取量約一百至一百五十微毫克,十七歲以下孩童為五十至一百微毫克。海帶、昆布、黑色食物等高碘食物只要一點點,就會超過每日所需的建議攝取量。以乾燥海帶為例,每一公克的碘含量達一千至一千五百微毫克。
他建議,不要把海苔或海帶當主食,只要烹調加一點調味即可;平時煮菜可使用含碘的精鹽產品,通常每日含碘鹽的攝取量勿超過六公克。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蕭寧馨調查市售〺六種鹽品,僅八種是加碘鹽,其中國產鹽七種,進口加碘鹽僅一種。市場上知名的玫瑰鹽、岩鹽等進口鹽,幾都未加碘;海鹽雖含極微量的碘,但也不屬於加碘鹽。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建議,家長,可搭配使用進口鹽與含碘鹽,不要每餐都是進口鹽,預防碘營養不足。
💪更多健康推薦
‧81歲婦擁1600萬財產、和兒媳同住「仍怕孤獨死」盼一人獨居
‧一回家秒開冷氣、風量設定最弱 5種NG習慣讓你白花冤枉電費
‧35歲女兒終於結婚 父母卻不開心「出借書房備孕」怕孫子的誕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