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2.jpg)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
案例1:3歲的小強(化名),每天喝1000多cc的牛奶,每次都喝很快,吃副食品,胃口也很好,卻愈吃愈瘦,媽媽心裡覺得怪怪的。
直到有一天,他丟在垃圾筒的尿布爬滿了螞蟻,媽媽趕緊帶他去看醫師,才知道小強罹患第一型糖尿病。
案例2:國一發現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的蓓蓓(化名),到了高中,病況到了不得不打胰島素的程度,但她很怕打針被同學看到,說不定以為她在打毒品,在學校,她就躲到廁所打。她們班最近要去畢業旅行,蓓蓓跟醫師說:「我不想去了!」因為不想讓同學看到她打針。
醫師勸蓓蓓:「高中畢業旅行,一生只有一次,不去多可惜啊!」蓓蓓正陷入天人交戰,思索著:「去好呢?還是不去好?」
抗病魔 別一個人悶頭
台北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指出,門診常有像蓓蓓這樣青春期的糖尿病病人,常因每天打胰島素,不敢讓同學知道,她都建議病人或家屬,「最好跟老師、同學講」,讓身邊的人瞭解病況,不要一個人悶著對抗病魔,比較辛苦。
不少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發病時正值青春期,因為得上學,同學常吆喝一起吃漢堡、薯條、披薩和可樂,要拒絕這些食物的誘惑,的確不容易。
外食多 調控血糖不易
李文齡表示,國中到大學發病的第一型糖尿病人,因為外食機會多,要衛教飲食控制,的確比較困難,再加上這個年紀的內分泌發展仍未穩定,要調控血糖值及糖化血色素,效果較不如成年人。
但也由於青春期患者還年輕,飲食習慣未定型,和中年以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比起來,他們還有很高的可塑性。
自助餐 請營養師把關
「我們都請年輕患者到醫院自助餐打菜。」李文齡說,患者先把愛吃的菜放到盤裡,然後交給營養師計算,營養師再根據菜色,一一解說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油脂份數,是否符合患者病況,再指導患者吃多少才不會影響身體。
至於含糖飲料或糖果,為了身體好,年輕糖尿病患最好是忌口,但偶爾應可喝少許標榜無糖的可樂。
■糖尿病患的理想體重
女性(身高-70)×0.6
男性(身高-80)×0.7
舉例:
如果是160公分的女性
理想體重就是54公斤
【2009/03/22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