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飯還是先吃菜?控血糖,吃對順序很重要
不吃澱粉吃零食 血糖飆高
收治患者的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許多糖尿病者或為了減肥的民眾,道聽途說不正常吃飯、不吃澱粉,卻愛吃點心零食,結果讓血糖飆高不穩。其實米飯或全穀類食物,是升糖值最緩慢的食物,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吃飯,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何謂「適醣均衡飲食」?洪建德說,醣類(碳水化合物)約佔每天熱量的50至60%,在台灣可近性最高的白米或糙米飯,都同樣有延緩升糖的能力。此外,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的來源要多樣與均衡。
吃對順序 肉、菜、飯、水果
進食也務必注意「吃對順序」,洪建德提到,每餐富含蛋白質類食物先吃,如:肉、魚、蛋類,素食者則是豆仁、大豆製品。再吃菜類,如菇菌類、葉菜類、豆莢類、海苔類,不含根莖類。最後再吃米飯或混有根莖類或核果的米飯,例如番薯飯,栗飯、蒟蒻飯等。水果放餐後且量少,每餐限一種。
不吃飯 恐讓營養素缺乏
洪建德說,無加工、無變性製造,沒有磨成粉的再製米飯澱粉,升糖緩慢,混合肉菜飯的均衡營養一餐,需要6小時才消化完成,緩慢釋放葡萄糖。適量緩慢釋放醣類時,血清胰島素需求較低,可恢復胰島素敏感度,胰島素阻抗也會逐漸減少,胰島素劑量就可日漸降低,胰島細胞也會慢慢的恢復原來的內分泌功能。再加上運動,胰島素阻抗改善會更加有效。
「不吃米飯穀類,恐造成營養素缺乏!」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康宏銘強調,很多人以為米飯熱量高,尤其在減肥時刻意不吃米飯,實際上米飯及五穀雜糧類,富含維生素B、E,也不會一下子快速分解造成血糖迅速上升,因此不論是糖尿病患者,或是減肥民眾,不能忽略未精緻的五穀雜糧類澱粉的攝取,以免減肥不成卻造成血糖不穩定,還可能會出現脂肪肝、血脂肪過高等。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婦人糖尿病未控制 引來視力退化後果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只有高血糖會傷害大腦?醫:低血糖同樣危險
年紀輕輕就患上糖尿病? 這項檢查近5成民眾都忽略它
糖尿病血糖不怕低?恐併發低血糖
糖尿病併發症最高竟是「它」 醫病認知大不同
血糖只怕高、不怕低?醫師告訴你血糖過低有這些危害
糖尿病併發症多 醫:最怕心血管症
不是挨餓少吃!連續監測血糖才知怎麼控糖
糖尿病友控糖 家人扮演要角
糖尿病患控糖 家庭支持最重要
有家庭支持 糖尿病患控糖穩助降死亡風險
得過糖尿病等於一次心臟病!護理師:不能只靠吃藥、打針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失戀棄守血糖 30歲男子洗腎
不痛不癢的疹子竟可能是糖尿病徵兆!出現4種「環狀肉芽腫」症狀,請就醫
糖尿病患預防失智 運動效果佳
血糖值不是正常就好!有這現象當心潛在糖尿病風險
第2型糖尿病 20歲以下患者增4成
控糖不增胖 糖友服藥配合度高
臉型走山、鞋子穿不下…淺談肢端肥大症
天天汽水當水灌喝出糖尿病 他皮肉潰爛至「深可見骨」
空腹血糖正常≠無糖尿病?6個「不等於」是常見控糖陷阱
醫:控制飲食及運動 男不吃藥順利降血糖
降低75%糖尿病風險 這些老生常談手段仍是不二法門
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經損害 中年男怕熱又怕冷
餐餐少吃飯降血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主食減少法
堅守四原則 半年瘦20公斤不怕糖尿病
國人糖尿病增1成 年輕患者增 女比男多
研究顯示:較矮的人罹患糖尿病風險較高
限醣就少吃主食多吃菜?小心這些蔬菜有大量隱性糖質
猜你喜歡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青光眼關鍵藥大缺貨 手術成功率剩5成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腎不好,指甲會出現警訊? 醫:不是一個好的判斷基準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從前胸痛到後背別大意!醫:高血壓是最常誘發的因素
列入必要清單仍缺藥 醫界跳腳
戴口罩沒用!臭氧比PM2.5更難防 醫籲濃度高時別出門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在老化?疲累程度是原本的2、3倍就該留意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72歲老翁頻尿睡不好 就醫赫見膀胱內長滿瘤
不彎腰駝背就好?醫師:過度挺腰的坐姿有更高機會下背痛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膝蓋退化不可逆!醫: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
3型全現蹤!中國鼠疫累積4例 去這7個省要小心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吃太多粗糧也不行!4個習慣讓腸胃越來越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