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新陳代謝

「大脖子」一定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和飲食有關嗎?

案例故事:50多歲的秦媽媽,最近照鏡子感覺脖子有些腫大,起先不以為意,也沒有疼痛感或其他症狀,直到家人也發現她的脖子明顯比以前看起來粗大,她才緊張了起來,卻不知該看哪一科。女兒上網查詢,幫她掛了新陳代謝科,經醫師照超音波,做了穿刺檢查,證實是良性的甲狀腺結節,這才讓她鬆了口氣。

大脖子 未必是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常常會造成「大脖子」現象,但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譚媛云表示:「大脖子不一定是甲狀腺結節。」有可能是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造成,也不一定為惡性腫瘤,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臨床上來說治癒率相當高。

譚媛云指出,甲狀腺內科疾病臨床上分為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低下等不同表徵,而部分甲狀腺體會長出一顆顆的小腫瘤、小水泡,因體積非常小,因此不會直接稱它為腫瘤,而是稱結節。

會造成大脖子現象,譚媛云表示,除了甲狀腺結節外,也可能是慢性病者,如橋本氏症患者因自體免疫問題,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病人外觀除了脖子粗大,體型也較胖、容易疲累;另外還有葛瑞夫茲氏症,為甲狀腺亢進症,主因是甲狀腺體細胞全面性的過度活躍所致,病人也可能會有脖子腫大、眼凸情況發生。

無疼痛感 30%女性有甲狀腺結節

譚媛云指出,若發生甲狀腺結節,除了脖子可能腫大外,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原因在於甲狀腺結節為腺體上長出的小東西,一般可能只有0.3、0.4公分,且就一般民眾肉眼來看,無法看出是否有甲狀腺結節,且用手觸碰也不會有疼痛感,除非剛好做健康檢查,否則很難察覺。

臨床上來看,甲狀腺結節患者多為女性,文獻上指出將近30%的女性會有甲狀腺結節,然而只有大約10%的甲狀腺結節會演變成惡性腫瘤,譚媛云表示,尤其40歲至60歲女性為高危險群。此外,甲狀腺結節多半為家族遺傳,因此若媽媽、阿姨等女性親戚中有人患有甲狀腺結節,可能要留意、定期健康檢查追蹤。

出血性囊腫 穿刺引流即可

要判斷甲狀腺結節為良性或惡性,首選檢查為超音波,若是良性腫瘤,外觀特徵屬於「乖巧型」,比較光滑平順、成分單純,即便數量多、體積小,只要是按照人體器官「對稱」生長也無妨。但若表面凹凸不一、看起來成分不均,點狀鈣化,或為單一存在較大結節,惡性的機率較高,必須定期追蹤或建議切除。

不少病患會有「出血性甲狀腺囊腫」,臨床症狀常會是突發性的頸部中央腫塊,常讓患者緊張就醫。譚媛云指出,這些患者因甲狀腺結節發炎或是出血,在短時間內尺寸增大而造成局部壓迫症狀,多半為良性病灶,透過超音波導引穿刺引流液體或血水即可,過大的囊腫才建議手術切除。

超音波現良性表徵 無需穿刺

譚媛云建議,民眾可定期做健康檢查,透過超音波,若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為1公分以下,且呈現良性表徵,可一年追蹤一次,不需做穿刺檢查;但若是1公分以上結節,並在超音波影像下呈現惡性表徵,則建議進行穿刺檢查,並定期3到6個月回診追蹤,若發現是惡性腫瘤則建議切除。

穿刺術多半在皮下組織4公分以內進行,譚媛云說,超音波導引技術下,穿刺針頭會避開神經和血管,檢查時間甚至比抽血還快,而穿刺針上利用毛細現象,將皮下結節內組織液吸起,經由抹片檢查分析,判定為良性或惡性腫瘤。

定期追蹤 及早揪出局部轉移

譚媛云舉例,曾有一位55歲女性,追蹤甲狀腺結節長達1年時間,都沒有發生任何異狀,但因脖子周圍淋巴結腫大,趕緊就醫,透過超音波檢查,驗出癌細胞從結節轉移至淋巴結,幸好透過手術切除,阻止癌細胞再度轉移。

即便甲狀腺結節病人定期追蹤,仍然可能發生局部轉移情況,譚媛云表示,就上述案例來看,癌細胞從結節局部轉移至淋巴結,若沒有及早發現,再從淋巴結遠端轉移至肺臟或骨頭,可能造成更多器官受損,且未來切除面積恐加大或治療困難。建議民眾定期追蹤,檢查甲狀腺以及頸部淋巴結組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醫師叮嚀

生活規律 別過度按摩

避免結節發炎出血

基本上,甲狀腺結節和飲食沒有太大關聯性,譚媛云建議甲狀腺亢進的患者避免吃過多海產,尤其是海帶類,因其中含有過多碘成分。而早期因食鹽中含有大量碘,但近幾年食鹽已做改良,沒有碘過量的問題,因此民眾不必擔心。要避免甲狀腺結節發炎、出血,最好的方式仍是規律飲食和生活作息,也盡量避免過度按摩,恐讓結節受壓迫而出血。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功能低下 甲狀腺亢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