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水喝得不夠,小心血液濃稠,增加下肢靜脈血栓風險。一名75歲老奶奶近日突然左腳腫脹、漸漸無法穿鞋,一個多月後走路會痛、容易喘及呼吸不順,就醫檢查發現,左腳靜脈血管已有大量血栓,且血流阻塞後併發蜂窩性組織炎,進而引起敗血症,意識不清險送命。
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推測,患者原本就有罹患糖尿病尿多,但平常很少喝水,造成大量脫水讓血液變得濃稠,才引起下肢靜脈血栓。
張嘉修說,久坐不動、年紀大於40歲、患有糖尿病、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女性懷孕時或服用口服避孕藥等,都是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子。
當靜脈血栓形成,導致血液回流不良,產生肢體腫脹、疼痛,容易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引起敗血症;血栓若脫落流回心臟,有可能造成肺動脈栓塞,進而危及生命。提醒民眾,平時須多活動、適時補充水分,若發現小腿脹痛或兩腳不對稱腫脹時,宜及早就醫。
編輯推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