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鞋止滑差 比不穿鞋子更危險
選雙好鞋對於銀髮族來說是一大重點,糖尿病更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有二、三成患者會因周邊神經病變造成行動不便,為避免足部受傷,選擇合適的鞋子相當重要。
Q:糖尿病患選鞋應注意哪些?
A:糖尿病常伴隨血管病變與周邊神經病變。奇美醫院全人醫療科暨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葉峻榳指出,糖尿病及年長者發生血管病變的機率較高,易有血管狹窄問題,血液循環較差。這樣的病人若腳上有小傷口,或是血糖控制不好,易出現黴菌、細菌感染,造成腳趾縫以及腳底壓力不平衡之處有傷口潰瘍的狀況,最終恐致截肢。因此,除了平時要特別注意足底與腳趾縫隙的清潔保養,並保持皮膚濕潤之外,也不要穿著太緊的鞋襪,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葉峻榳表示,神經病變為常見的併發症,有二至三成糖尿病患者會因周邊神經病變造成行動不變,因此盡量別打赤腳走在室外,或暴露在高溫環境而導致足部受傷。
1.楦頭要寬:避免擠壓到腳指頭。
2.適當鞋墊:盡可能量身訂做軟襯的緩衝墊子,避免足底產生潰瘍。
3.避免有粗糙接縫:否則走路過程中可能會反覆摩擦致破皮。
4.注意足背及脛後動脈勿受壓迫。
Q:長者運動穿的功夫鞋柔軟好穿,但會否缺乏保護力?
A:葉峻榳認為,功夫鞋的鞋底厚度太薄,糖尿病患者若穿著功夫鞋行經柏油路或高低不平的路面,受力會不平均,導致腳底受傷,可能造成壓力性潰瘍。他指出,功夫鞋幾乎是平底,內側不會有足弓,但年長者足底韌帶退化,雙腳足弓塌陷,穿過於平底的鞋子走路或運動,久了易產生腳踝、膝蓋、髖關節、腰部的疼痛。
他說,這類鞋面通常使用較薄的布料,走路容易踢到堅硬物體,無法有足夠的保護力。總結來說,在戶外運動仍建議穿上跑鞋或休閒鞋。
Q:所有款式涼鞋,都不適合長輩穿?夏天想涼快,建議哪種款式的涼鞋?
A:挑選涼鞋與一般鞋子有3個共同原則,包括鞋頭較寬、中間堅韌、後面硬跟。葉峻榳表示,夏天容易出汗,應避免穿著大面積皮革製的涼鞋,最好選擇襯墊防滑效果較佳、表面透氣、鬆緊度合腳的鞋子。另外,襯墊太硬,走路容易受傷;若太軟,足弓會塌陷,因此建議務必要試穿,若可以則量身訂做。
Q:銀髮族如何選襪子?材質、鬆緊度、厚薄?
A:葉峻榳指出,糖尿病或年長者的腳部血液循環較差,建議挑棉質、不要太緊繃的襪子。若室內地板使用拋光石磚,襪子若與地面摩擦係數太小容易滑倒,所以襪子最好具防滑效果。襪子厚度的選擇則端看季節,夏天易流汗,適合穿著吸濕排汗的襪子;冬天末梢血液循環差,可穿具有保暖功能的厚襪。
Q:避免跌跤,長者室內鞋應如何挑選?
A:「室內拖鞋的底部若止滑效果不佳,可能會比不穿鞋子危險!」葉峻榳表示,浴室、廚房、樓梯等環境應穿著止滑效果較好的拖鞋,尤其浴室出來的門口應加裝止滑墊,減少滑跤風險。
醫師表示,夏天濕熱,可穿透氣較佳的拖鞋;冬天可挑包覆性較佳的室內拖,但部分鞋底防滑設計並不好,因此可穿上襪子再穿拖鞋,但要考慮接觸面是否會滑。
另外,常見的藍白拖鞋底防滑效果不太好,夾腳拖則必須利用大拇趾及食趾夾住走路,對於血液循環較差的年長者來說,容易摩擦起水泡,出現傷口。
■熟齡專屬鞋
熟齡專屬簡約造型、輕巧易穿脫、柔軟超舒適:指定銀髮鞋款2雙8折(9/5截止)
【哪裡買】樂齡網
服務專線:02-2577-5025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罹病12年服3種藥控糖無效 她後悔早該打胰島素
糖尿病致傷口遲未癒合 周邊血管超音波查出原因
別再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醫曝台灣已是肥胖國度
不只控血糖,吃低GI飲食有十大好處!低GI食物有哪些?
如何避免腎功能缺失?糖尿病患一定要留意的洗腎危機
胰島素療法靈光乍現前的黑夜:在百年前曾是不治絕症的糖尿病
鬼壓床?睡醒動不了 就醫找出病因
24歲男睡著動不了以為「鬼壓床」 醫查出原來是這個病
我需要做糖尿病篩檢嗎?醫曝重要危險因子及常用篩檢方式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營養師:影響肥胖的因子有7種,教你從BMI檢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減重5公斤就能逆轉糖尿病!醫教4招燃燒內臟脂肪
治糖尿病、肥胖藥物可能致膽囊或膽道疾病風險?最新研究這麼說
糖心蛋一族控糖 降低心肌梗塞風險
四肢瘦肚子大比全身胖更可怕! 醫揭「潛在隱憂」:多數都有這些習慣
近半成人肥胖 長者應維持BMI24最長壽
喝手搖飲胖到破百肝指數飆 胖弟上大學為脫單減20公斤
破解厝邊迷思/血糖愈低愈好?一旦昏迷更危險
血糖控制過頭 當心低血糖陷昏迷
高尿酸也易中風、心肌梗塞!地雷不只海鮮,醫教4招趁早改善
糖尿病血管病變易衍生併發症 醫教如何控糖同時護心腎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破解厝邊迷思/瘦子不會得糖尿病?小心隱形肥胖
厝邊健康最愛問/高血糖傷血管 悄悄侵蝕腸胃道
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是必須!糖尿病專家教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血糖控制方法
三高、糖尿病「這些食物」別再往嘴裡塞!遵守8大原則防病發
代謝症候群讓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高3倍!醫揭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有肥胖問題?醫:可從2方面來評估,4種飲食策略助改善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