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受皮膚乾癬症狀困擾多年,原以為只要搔癢、疼痛的症狀稍獲緩解,不致影響日常生活,直到一次身上突然冒出多處膿疱,不僅疼痛難耐,體溫也不受控制的飆升,急診就醫會診皮膚科後,確診罹患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副主任林尚宏表示,GPP患者不只身體受苦,治療不慎可能致死,不少女性甚至因此放棄婚姻,擔心疾病會遺傳給後代。
突發膿疱 成因不明「難預期」
國內尚無準確的GPP盛行率研究,不過,林尚宏推估,在台灣GPP盛行率約為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間。GPP急性發作期間患者會十分難受,除了多處皮膚出現大片膿疱,引起劇痛,也會出現體溫飆升、疲倦無力等全身性症狀,治療時效性相當重要。
林尚宏指出,致病成因不明,部分與遺傳有關,壓力、作息都是觸發急性發作的可能原因,當患者進入全身發炎的急性期,及時接受治療緩解症狀是關鍵任務,以避免併發敗血症、呼吸衰竭等問題造成患者死亡。
資訊缺乏 合併乾癬「難辨識」
林尚宏表示,GPP患者分為二大類型,第一類病人的疾病徵兆單純以膿疱表現,患者多半會急診就醫,由急診醫師轉介至皮膚科,九成以上都會獲得正確診斷;第二類患者則會合併膿疱與乾癬表現方式,且膿疱病灶不會只長在乾癬上,此類患者易將GPP誤認為傳統乾癬,若僅用傳統治療方式,並未針對GPP進行致病機轉進行專一性治療,可能導致膿疱改善情況較慢,乾癬要獲得全面控制也相對困難。
治療受限 過往復發「難控制」
「過去GPP治療武器有限,患者病情無法有效控制,動輒需要住院數周以上。」林尚宏說,若擔心孩子因遺傳染上GPP,也要面對不定時反覆急性發作的恐懼,是患者不敢結婚生子的主因。近年最新研究找出GPP的致病機轉與IL-36基因變異有關,造成患者體內的介白素IL-36細胞激素過度活化,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引發GPP。
目前已有專門針對IL-36發炎路徑的全新生物製劑可用於治療。「我都跟病人說,結婚沒問題,萬一孩子不幸罹患GPP,也可有效治療。」林尚宏說。
找到變異基因 新藥助降急性發作
林尚宏表示,有大型研究指出,台灣GPP患者中,約七成是IL-36基因變異所致,自身臨床經驗則顯示,5位患者當中就有4位具有IL-36基因變異;一篇刊登在「美國臨床皮膚病學期刊」的研究也指出,全球GPP患者中具有IL-36變異者高達六成。部分患者發病年齡較低,甚至可能在幼年時期就出現急性發作的情況。
林尚宏分享,患者使用針對IL-36基因變異的新藥後,原本需要數天甚至一周才會退去的膿疱,有機會在24小時之內就消去,乾癬控制情況也比使用傳統治療更佳。「找到基因變異點,又有相對應的治療藥物,患者尋求偏方的機率降低,疾病控制的情況也會比較好。」
延伸閱讀>>>【GPP病友故事慢慢聊】錯把膿疱當濕疹?當心恐致失能的罕見皮膚病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
我會遇見GPP嗎?
遇見GPP會怎麼樣?
我想對GPP病友說...
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
【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
📌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
📌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
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