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皮膚就不用保濕?皮膚科醫師這麼說
小腿最易冬季癢 少用肥皂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亭睿指出,若民眾有皮膚乾燥、搔癢感,多半是因為皮脂腺分泌油脂不夠,導致皮膚接觸外界刺激而產生的現象,尤其乾性皮膚或有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體質民眾,更容易發生冬季癢,又稱為「乾燥性濕疹」。
陳亭睿表示,相較之下,長者因皮脂腺萎縮,皮膚所能調節的油脂更少,在冬季時容易四肢乾燥,尤其小腿部位最明顯。若想避免皮膚過度乾燥產生不適,建議洗澡時應避免使用肥皂,可改用溫和性質的沐浴乳代替,清理腋下、胯下等重點部位即可。
溫泉別久泡 泡後擦乳液
不少民眾喜愛泡湯,不僅放鬆身心靈,也想養顏美容兼治皮膚病。陳亭睿指出,早期不少疥瘡的病友,會泡有「殺除疥蟲」療效的硫磺溫泉,雖然的確有一定功能,但目前疥瘡已有治療方式,不必再靠泡溫泉的微弱療效。
陳亭睿提醒,雖然泡湯可以放鬆心情、舒展肌肉,但若待在水池太久,皮膚的油脂損失會越多,反而加速皮膚乾燥,建議泡湯下水5至10分鐘可先起身,泡完湯後在皮膚上擦乳液保濕。
很多民眾「臉油、四肢乾」,誤以為自己是油性皮膚,而忽略保濕程序,尤其年長的男性,皮膚更容易乾燥產生冬季癢。陳亭睿指出,皮膚雖會自然產生油脂,但四肢容易乾裂,更應做好保濕工作。
油性肌膚 也需要保濕
油脂分泌來自毛囊中的皮脂腺,和肌膚角質層中的含水量沒有一定關係,因此一個油性肌膚、容易長痘痘的人,可能因為熬夜,壓力大等不良生活習慣,或使用錯誤保養產品、缺乏保濕,造成皮膚又油又乾。
陳亭睿說,關於臉部保濕程序,一般肌膚或油性肌膚民眾可挑選水狀、液態的乳液;乾性肌膚民眾則可使用較濃稠的乳液。油性肌膚不是不用保濕,而是需要詢問皮膚科醫師,針對自己的肌膚,挑選適合的保濕產品。
「角質層也有保護皮膚、維持水分功能。」陳亭睿指出,若做好保濕,最外層老舊的角質細胞,會隨著自然代謝規律脫落,不需過度去角質,兩周一次即可。去完角質之後,也要注意外出防曬,避免使用具刺激性的保養品。
除濕、開暖器 記得放盆水
進入秋冬,不少民眾會使用電暖器提高溫度,或用除濕機保持乾燥,陳亭睿提醒,房屋空氣中的濕氣會因此降低,甚至將人體皮膚水分一併帶走,導致皮膚越來越乾,建議放一盆水,讓室內空氣水氣維持一定比率。
除了多喝水
維生素ACE 保持水嫩肌
冬天不易流汗,醫師建議除了多補充水分,可多補充維生素A、C、E。維生素A促使粘膜細胞合成並分泌醣蛋白,覆蓋於細胞表面,保持肌膚濕潤;維生素C則是抗氧化劑,透過參與膠原蛋白的形成來保持皮膚彈性,並抑制皮膚產生黑色素;維生素E有優異的抗氧化功能,能幫助恢復肌膚彈性及延緩老化。亦可多吃蛋白質食物、增加礦物質攝取,保持皮膚滋潤。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凡士林用途超多,但真的萬用嗎?痘痘肌、粉刺肌原來不能誤用!
口罩悶熱、磨擦可能使青春痘惡化 醫:須正確清潔皮膚
不理會視力恐受損 眼周冒紅點竟是類肉瘤病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
異位性皮膚炎大多數與食物過敏相關性不高
下雨天鞋襪濕引腳臭怎麼辦?皮膚科醫曝防臭關鍵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
嘴唇旁長小水泡伴隨刺痛感 當心「唇皰疹」可能悄悄找上門!
換季誘發異位性皮膚炎,搔癢抓不停?醫提醒:7類禁忌食物少吃,這樣做有效防復發
早晚溫差大讓皮膚癢?專家教吃5大食物助皮膚保健
被濫用的費洛蒙:標榜含有人類費洛蒙的香水 其實只能吸引到母豬
敷完面膜精華液往身上抹 醫籲2類產品別這麼做!
三溫暖不能助排毒!多數宣稱桑拿有各式益處 基本上都是胡說八道
你有大量掉髮擔心禿頭的困擾嗎?醫師詳解5種落髮類型及原因,圖解一看就懂
威爾史密斯為妻子遭調侃動怒 醫師:掉髮可長回來
威爾史密斯護「落髮」妻揍頒獎人 醫:「這現象」要注意
奧斯卡頒獎,威爾史密斯妻光頭遭揶揄!一夕掉髮禿光一大塊 發生「鬼剃頭」該怎麼辦?
無法靠意志控制的汗水:當你開始滴汗時 代表身體排汗效率不佳
男子全身數十顆隆起物 手術切除多發性脂肪瘤
皮膚反映全身情緒、身體問題!膚色黃中帶黑,腎、肝出問題
熬夜壓力大 年輕人皮蛇發作
痘痘未必是痘痘,「真的痘痘」長這樣!頭頂的亂擠可能產生驚人後遺症
頭皮出油、常出現頭皮屑、甚至頭髮變細...有可能是「掉髮危機」 搶救掉髮留意4大徵兆
混打疫苗別擔心 異膚患者應打好打滿
老人臭不只是衛生問題 醫提醒當心五臟六腑出毛病
型男染燙髮不當引起頭皮腫痛落髮 不可同時須至少隔1周
白頭髮最好別拔!皮膚科醫提醒:小心長不出新髮
小心,你「整組」都老了!名醫揭反應全身老化的皮膚徵兆
天冷容易皮膚癢?醫師詳解好發原因、部位及常見症狀
猜你喜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婦人突然不會穿褲、裝藥盒 查出是患急性梗塞型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