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家有異位兒 照顧多費心

元氣周報

註:異位性皮膚炎各國診斷有些差異,此為綜合整理的標準。(資料來源/張少平)
註:異位性皮膚炎各國診斷有些差異,此為綜合整理的標準。(資料來源/張少平)

【元氣周報/記者張耀懋/報導】

癢!癢!癢!抓!抓!抓!小小的臉蛋布滿一道道的抓痕,王媽媽對小婷婷真是又疼又恨。每天晚上總會被她「媽媽,癢癢!」的叫聲吵得母女都不安眠,可是看到愛女臉頰抓得滿是傷痕,更是心疼不已。

病因不明 與遺傳有關

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皮膚科主任張少平指出,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表徵。異位性皮膚炎是指一種反覆發生的搔癢性皮膚炎,常合併有溼疹乾燥或表皮苔癬化(變厚)表現的皮膚病,與遺傳有關,真正的病因,醫界尚未完全清楚。有兩種主要學派,一派主張,因內部免疫失調導致發炎,間接引起皮膚癢等症狀;另一派認為,因表皮皮膚障壁功能有缺失,以至於外來抗原容易誘發免疫反應。

30%病患 1到5歲發病

異位性皮膚炎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而且病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約占小兒人口3到5%。歐美甚至有統計數據顯示高達3成的人口比例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嬰幼兒約1到2歲左右開始出現症狀,30%的病人在1到5歲間發病。唯並非只有嬰幼兒有此病症,目前臨床發現也有遲發型的成人病例。也有部分成人病例,其實是小時候就已經出現症狀,只不過,因小時候症狀極輕微或不記得了,而到了青壯年後,才出現慢性濕疹或對稱發作的癢疹等症狀。

半數患者 合併氣喘鼻炎

註:異位性皮膚炎各國診斷有些差異,此為綜合整理的標準。(資料來源/張少平)
註:異位性皮膚炎各國診斷有些差異,此為綜合整理的標準。(資料來源/張少平)
一般而言,患者的症狀以慢性反覆發作的癢與搔抓為主,合併皮膚增厚、溼疹等;另外皮膚乾燥、黑眼圈、下眼瞼浮腫、皮膚毛囊角化等都是輔助診斷的皮膚症狀。約有一半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會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的發作,也會有結膜炎等症狀。因為表皮皮膚障壁功能缺損,皮膚角質層防禦功能失常,造成皮膚水分容易大量散失、各種過敏原及化學物質容易穿透皮膚,更容易使皮膚產生過敏性或刺激性的接觸性皮膚炎。

典型症狀 紅咚咚蘋果臉

病患通常在嬰兒期開始發作。在冬天的時候,常常看到有些小朋友紅咚咚的蘋果臉,看似非常可愛,但可能是患有嬰兒異位皮膚炎,小寶寶兩頰皮膚乾燥、發紅、脫皮,但嘴巴和鼻子周圍皮膚是正常。

另外,也許是小寶寶流的口水刺激,下巴等處的症狀會較嚴重。雖然病嬰的膝膕窩、皮膚皺褶處會有症狀,但包尿布的地方通常沒有,這一點可以跟尿布疹作區別。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 別用偏方治
異位性皮膚炎 別碰蝦蟹柳丁

【2009/03/08 元氣周報】

溼疹 異位性皮膚炎 過敏性鼻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