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治療眼皮發癢,可從清濕熱;解風燥;止癢著手。中醫師陳玫妃表示,眼皮癢中醫辨症類型主要可分為三類,包括溼熱;血虛風燥;以及血熱濕熱型三類。可應用清濕熱、驅風、止癢的方劑調理,急性發作後持續用清熱、利濕的藥方加強。
陳玫妃醫師表示,中醫辨證用藥部分,針對「濕熱型」者,症狀表現可見包括眼部的患處會紅熱、腫脹、劇烈搔癢。此時可用清熱、利濕、驅風、止癢的方劑,如龍膽瀉肝湯,含龍膽草、車前子、黃芩、澤瀉、木通、生地、當歸、梔子、甘草、柴胡,配合用藥可加上地膚子、苦參根、荊芥、防風等。
陳醫師表示,若屬「血虛風燥型」者,可見眼皮的皮膚粗糙、肥厚,會搔癢,以及明顯的色素沈著。這是由於血虛、風燥、使肌膚失於濡養所發癢。治療藥方可選用當歸飲子,含當歸、芍藥、荊芥、何首烏、川芎、甘草、黃耆、生地黃、防風、白蒺藜、生薑,幫助益氣活血,疏風袪濕。
還有「血熱濕熱型」,通常是急性發作後的階段。紅腫較為減輕,但仍然眼皮皮膚癢、易搔抓,可持續用清熱、利濕的藥方,如胃苓湯,含蒼朮、厚朴、生薑、大棗、陳皮、白朮、茯苓、澤瀉、豬苓、甘草、肉桂,幫助袪濕化滯。配合用藥可加上薏苡仁,白朮、赤芍、黃芩。另外,針灸療法,穴位選用可取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穴,有助驅風、止癢作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