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2.jpg)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抗老花 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抗老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光學原理,是運用不同的折射焦點,讓病患術後看遠、看近時,無需老花眼鏡輔助。據統計,置換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患者中,八成五以上可擺脫老花眼鏡。
抗老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有三種不同的選擇。
1.多焦區折射式
原理:設計類似於漸進多焦的老花眼鏡,視力焦點會落在閱讀距離40公分處,即中距離視力。
誰適合:較常使用電腦、打牌、烹飪,或與人面對面交談。
2.繞射式
原理:光學以同心繞射圈,提供看近焦點,就如同雙光的老花眼鏡效果。
誰適合:常閱讀、寫字或縫紉者。
3.合併繞射與非球面折射式
原理:優勢為遠距離焦點。
誰適合:白天常有戶外活動,或夜間開車者。
〈小提醒〉
1.夜間視力變差:如同其他手術可能有副作用一樣,置放抗老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後副作用,就是夜間對比敏感度會下降,可能白天視力不錯,但晚上視力就變差。
2.易產生光干擾:約有25%患者術後有光干擾現象,如夜間開車,對方來車的車燈,會出現一圈光暈;或看道路指標牌,會產生眩光,因此10%患者術後需戴眼鏡矯正,或進一步以藥物或手術,處理副作用或併發症。
〈副作用比率〉
2005年國內一項研究顯示,75%病患在術後會產生些微副作用;約10%病患有嚴重副作用,其中5%~7%的患者,會因為嚴重的光干擾現象,影響日常生活,因此更換成單焦點人工水晶體。
諮詢對象新光醫院眼科主任胡朝乾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蔡宜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謝靜茹
非球面人工水晶體
眼球的角膜,會存在球面像差,簡單來說,光線經過透鏡,會落在中間之處;但如果光線是一大片,光線便可能落在透鏡的邊緣,影像會模糊,即所謂的像差。
中和像差 夜間開車較安全
人類的角膜像差,平均值約為+0.27微米,兩眼的像差可能不同,男女像差不同,而年輕人眼睛像差也較年長者低。
我們自己的水晶體能夠校正角膜像差;若換了人工水晶體,傳統球面型使像差更嚴重,達+0.3微米或+0.4微米;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則可使像差調成為-0.27微米,可中和像差,對需要夜間開車或晨昏運動的長輩,不必擔心影像不夠清晰。
手術之前 儀器先測像差
目前市面上的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有的像差設計為0微米,有的是-0.27微米,近一、兩年,有醫療院所引進「角膜前導波測量儀」,可在白內障手術前,檢查確認病患像差,再建議患者選擇合適的人工水晶體。
【2009/09/13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