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靈魂之窗的無良雇主!4現象暗示你眼睛過勞
用眼過度導致眼睛過勞,是許多求學青少年、上班族常見問題,究其原因,因負責調節眼球水晶體弧度及厚度的睫狀肌用力過久,造成肌肉疲勞、處於痙攣狀態。可能間接造成假性近視,也可能導致老花眼提早報到,此外,常見用眼過度造成的問題還有乾眼症。
1.假性近視
睫狀肌過勞 視力不穩定
威脅程度:★★
花蓮門諾醫院副院長許明木表示,眼睛過勞就像人跑步過久,腳會抽筋,而眼睛若處於疲勞狀態,會有乾澀、怕光、視力逐漸模糊、無法調焦等問題,更嚴重時,眼睛還會痠痛,頭部、頸部、肩部都會不舒服,還可能有想吐、坐立難安等症狀,甚至造成「假性近視」的現象。
許明木說,假性近視就是眼睛的睫狀肌過度用力,導致肌肉無法放鬆,處於抽筋狀態,讓人只能看近,不能看遠,造成視力不穩,驗光時度數錯誤,此時若又配上錯誤度數的眼鏡,眼睛疲勞程度更嚴重。
治療時必須點上散瞳劑,讓睫狀肌放鬆,待視力恢復穩定,就可驗出正確度數。
2.老眼昏花
年過40 睫狀肌逐漸退化
威脅程度:★★
人隨年齡增長,睫狀肌會逐漸退化,無法將遠方焦點順利調節至近方焦點,這就是俗稱的「老花眼」。許明木指出,這屬正常現象,可配上兩副眼鏡,或戴上多焦漸鏡,彌補調節力不足,但不建議開刀。
一般人過了40歲,老花現象會開始產生。但現代人用眼過度,睫狀肌退化早,老花眼常提早報到。
3.眼睛乾澀
輕者靠眼藥 重者需手術
威脅程度:★★
花蓮眼科醫師吳友和指出,乾眼症症狀為眼睛乾澀、有異物感、灼熱感、眼部像針刺,甚至受強光刺激時,會掉淚;較嚴重則眼睛會紅腫、充血,長時間未治療則可能導致角結膜病變,影響視力。
吳友和說,若僅是輕度乾眼症,可點藥水、藥膏、凝膠等人工淚液,睡前也要點潤滑藥膏,且用熱敷、按摩方式刺激淚液;若是中度,則增加人工淚液次數、戴擋風鏡、保濕眼鏡、降低室內溫度、增加濕度,減少淚液蒸發;若達嚴重程度,除須做到以上治療,還須將眼球覆蓋、或施以眼瞼縫合術,避免眼球過乾造成傷害。
4.飛蚊飄動
生理性無須治療 病理性要雷射
威脅程度:★★~★★★★★
飛蚊症為眼前出現黑點飄動,包括黑點時有時無、時大時小、黑點跟著眼球方向跑、有時又如下雨般,還伴隨閃電等狀況,吳友和表示,飛蚊症形成原因可分生理性、退化性及病理性;生理性為眼睛裡有雜質,患者可看到數點黑點;退化性屬眼睛玻璃體退化,造成玻璃體與視網膜分開,以上兩者屬正常現象,隨著年紀增長,發生快慢而已,不須治療,和平共處即可。
但若是病理性飛蚊症,則須非常注意,其症狀為眼睛就像看到一大群飛蚊、蝗蟲,更嚴重可能閉上眼,眼前就出現閃電,治療方式須用雷射,更嚴重就要手術。吳友和說,飛蚊症患者若有高度近視、開過白內障、眼睛受過傷、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必須定期追蹤,用散瞳作眼底檢查。
失明高危險群--無關過勞 卻不能輕忽的眼疾
許明木說,常見的眼睛症狀還有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都須及早治療,否則有失明可能。
視網膜剝離
視野缺損 眼前出現黑幕
威脅程度:★★★★★
吳友和表示,視網膜剝離即視網膜有破洞,受到拉扯,造成因素包括高度近視、眼球或頭部曾受劇烈撞擊、周邊玻璃體視網膜經眼底檢查發現退化,導致視網膜變薄、曾動過白內障手術摘除水晶體等,明顯症狀為視野缺損、眼前有黑幕。
吳友和說,病理性飛蚊症患者所看到的飛蚊、閃電現象,就是視網膜剝離前兆;視網膜剝離算是急診,醫師通常用雷射、冷凍方式治療,病患術後也要避免激烈運動,應休息2至4周。
黃斑部病變
視物變形 可能導致失明
威脅程度:★★★★★
黃斑部病變是人隨年齡增長,逐漸出現視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患者在視覺上會出現視物變形、變大或變小,最終導致失明,通常為兩側性發作。吳友和指出,黃斑部病變分乾性及濕性,乾性黃斑部病變對視力影響較小,濕性黃斑部病變影響較大,嚴重將導致視力嚴重減退,而乾性仍有惡化為濕性可能。
吳友和說,視線中央有陰影、單眼視線扭曲變形及視線中央模糊等,皆為黃斑部病變前兆,須立即用雷射治療,而抽菸、紫外線都與黃斑部病變形成有關。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怕染疫2年不敢回診追蹤 5旬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防窺保護貼反而傷眼 眼科醫:眼睛痠痛時也不建議做護眼操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3C看久眼睛過勞更加速老化!嚴重恐導致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
眼睛很乾,吃葉黃素能改善嗎?專家授護眼6祕訣
翻白眼會視網膜剝離嗎?為何眼科醫師有不同說法
急性青光眼需緊急使用降眼壓藥物 醫揭關鍵症狀
青光眼初期無症狀,5大高風險族群留意!醫建議控眼壓點眼藥水最佳時機
青光眼惡化近25%雙眼失明 部分藥物恐誘發心臟病喪命
全身按摩半小時右眼頓失視力 急性青光眼作祟
年紀輕輕眼睛模糊誤以為近視 竟是早發性白內障!
清大教授研究 注音符號字太小恐提高近視率
黃斑部病變視力驟降 八旬翁循中醫療法重拾歡樂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乾眼症病人增3成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眼睛乾癢病人約增3成
51歲婦人角膜發炎難以睜眼 醫:使用3C時間太長導致
呵護靈魂之窗 天天一綠一紅+熱敷按摩養成護眼習慣
長輩婉拒外出不是體力差 醫師曝可能跟這細節有關
健保大數據/109年白內障就醫件數5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特色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自選人工水晶體 以單焦、非球面最多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與糖尿病關連性最高 共病人數超過19萬人
白內障手術可能有哪些併發症?術後無法恢復如初可能有哪些原因?
原來我用很差的視力在開車!當眼科醫師也患白內障:拖延病情絕對是自討苦吃
有哪些症狀?一定要動手術治療嗎?6問題了解白內障
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醫:防3大眼疾,40歲起務必定期檢查!
導致失明因素排名第二!眼科醫詳解什麼是青光眼及如何妥善治療、保養
高慧君視線模糊因垂直斜視 眼科醫師指這幾類人都可能
白內障不治療可能失明!白內障手術後會復發嗎?
猜你喜歡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至130/80 醫揭今年最新指引2重點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人畜共通傳染病 變得更常見!新冠、猴痘之外 疫情恐還沒完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須24小時內通報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
排便後不要擦太乾淨 醫建議:擦到淡黃色就收手
40歲二寶媽頻尿檢查不出異常 醫師發現這問題做雷射
苗栗女長期節食後猛吃高纖蔬菜 腹脹嘔吐掛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