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白內障 多吃抗氧化蔬果
根據調查,民眾普遍認為比起「聽不到」、「缺手缺腳」等功能喪失,「看不到」影響生活功能最嚴重。振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許粹剛表示,白內障是水晶體混濁造成,屬於老人常見眼疾之一,好發於55歲以上民眾,而使用類固醇藥物、糖尿病患者或眼睛曾受傷民眾,也是患白內障的高危險群。
不過,由於白內障沒有痛感,初期症狀不明顯,有人會誤以為是近視而延遲就醫。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表示,配戴近視眼鏡不僅無法改善視力,只會讓白內障越拖越嚴重,手術較難且預後不佳,呼籲民眾只要覺得視力下降,就應快找眼科醫師協助檢查。
廖昶斌回憶,多年前他下鄉到台東榮民之家看診時,見到許多被白內障困擾的榮民,雖然身體其他功能完好,卻因雙眼看不到而長期臥床,吃飯只能胡亂抓餐盤上的食物吃,沒人協助上廁所時,會直接便溺在床上,「患者躺在床上大小便的景象,我至今都忘不了。」
廖昶斌說,當時他為其中一名因嚴重白內障而長年臥床的榮家爺爺開刀,當時先開刀一眼,另一眼則另外擇期安排手術。第一眼開刀完的隔天,護理師卻發現爺爺不見了,大夥擔心爺爺出意外,「沒想到竟在電視機前面找到爺爺,他正開心得看著電視節目,大聲說好久沒看了。」
另外,高度近視者併發白內障的機率比一般人高,而近年來3C產品盛行,有部分專家擔憂白內障年輕患者會增加。
許粹剛表示,以邏輯推論,愛用3C產品的族群的確可能讓白內障提早發生,例如電腦使用過度的竹科工程師,大部分患有早發性白內障。但是,目前並無任何研究顯示白內障患者年輕化,或年輕人患白內障與過度使用3C產品有關,不過他依然建議民眾多讓眼睛休息,保護靈魂之窗。
目前白內障治療主要是透過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不過人工水晶體分有非球面、多焦點、散光矯正、長焦段多焦點及區域折射多焦點等形式。廖昶斌表示,白內障患者在選擇人工水晶體時,一定要考慮雙眼平衡,以及生活習慣和對視覺改變的接受程度,應與醫師多溝通、討論。
如何預防白內障?
●正午出門記得戴太陽眼鏡、帽子或使用遮陽傘,減少紫外線照射。
●不要長時間近看書籍、3C產品等,減少高度近視機會。
●使用類固醇藥物患者或糖尿病人,應定期追蹤眼睛健康。
●多吃含抗氧化劑,例如含維他命E、維他命C的蔬果。
諮詢/許粹剛、廖昶斌醫師;製表/鄧桂芬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眼睛有異物感 原來睫毛倒插
一天追劇50集 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
治療乾眼症 脈衝光雷射及瞼板腺擠壓治療有效
眼壓正常視野卻持續惡化?醫:眼壓最高值大多在門診以外時間
只是「不喝冷飲」飛蚊症竟幾乎好了!中醫師8個超簡單撇步,不治療就能改善飛蚊症
眼壓正常不見得沒事!醫:多數青光眼患者沒自覺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羽球高速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小心寒假作息不正常 學童近視飆升175度的恐怖數據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變胖壞處多一樁!有人胖到臉腫 致睫毛倒插傷角膜
頭痛欲裂以為長腦瘤!竟是視力小偷惹禍
黃斑部就像相機裡的底片!要修復,中醫師教:保養應從這裡開始
眼藥膏可以治療傷口、痘痘嗎? 眼科醫師這麼說
108年糖尿病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門診就醫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黃斑部病變治療 4大特色醫院
健保大數據/黃斑部病變就醫 多集中醫學中心、眼科診所
健保大數據/老化、高血糖、3C族 小心黃斑部病變
吃葉黃素抗黃斑部病變有效嗎?醫師建議一招更有幫助
早上睡醒別急著起床!眼科醫教你一招預防黃斑部病變
南投婦人經常頭痛 竟是眼睛隅角閉鎖造成
戴隱形眼鏡傷視力? 眼科醫忠告「1習慣」併發症超多
老花眼懶得配眼鏡? 眼科醫曝「2大後遺症」別自找罪受
小心「耶誕樹白內障」來報到! 避免長期近距離接觸藍光
小心眼睛過勞死!治本遠離3C 過年前要避免這4種情形
為什麼天冷眼睛一直流淚?醫揭「背後真相」恐爆4大隱憂
絕不是因為偷看別人洗澡!長針眼都是這些習慣促成的,二要四不預防
「偷看別人洗澡」惹的禍? 醫師破除針眼迷思
少女自助洗車噴碎破璃刺眼險失明 醫師建議戴護目鏡
猜你喜歡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