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粿粿跟范姜為何各自對外談錢?「3種錢」成離婚攻防決勝點 專家教關鍵求償策略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耳鼻喉

長時間戴耳機感染黴菌細菌 「降噪」耳機恐增聽損風險

常使用降噪耳機,容易讓音量愈放愈大,恐增加聽損風險。(歐新社)
常使用降噪耳機,容易讓音量愈放愈大,恐增加聽損風險。(歐新社)

聽健康

00:00/00:00

上下班通勤、辦公、備考,不少人已經把「耳機」當作生活必備項目,甚至是隔絕外界,讓自己可處於「me time」的重要夥伴,但是如果長時間佩戴耳機,恐增加聽損風險。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俊天表示,耳機若佩戴超過一小時,就應該要讓耳朵休息,長時間戴著耳機會壓迫到耳道,可能增加耳朵感染以及聽損的風險。

塞住耳道 他感染黴菌細菌

一名30歲多歲的男性患者,耳朵經常發癢,屬於油性耳朵的他,常會感到耳內流出分泌物,偶爾還會出現「耳臭味」。陳俊天說,進一步詢問該名患者的日常習慣,發現他長時間佩戴耳塞式耳機,外耳道長時間處於封閉、悶熱且潮濕的環境,導致耳內細菌滋生,經檢測發現不只有細菌感染,還有黴菌感染

降噪功能 易讓人調高音量

國人愈來愈常使用耳塞式耳機,特別是「降噪」耳機,幫助阻絕外界的聲音,陳俊天表示,坊間的降噪耳機,多是「主動降噪」,先偵測外界噪音,並釋放出與噪音相反的聲波,兩者互相抵消,就像水波互相碰撞後消失,達到阻隔外界聲音的效果,也因為降噪耳機阻絕外界的聲音效果極佳,因此會讓民眾使用時,放出的聲音容易比平時大、使用時間更長。

臨床上有不少患者看診時主訴,耳朵聽到的聲音常霧霧的,甚至有時會聽到忽大忽小的聲音,偶爾還會伴隨耳鳴。陳俊天指出,當聽覺出現類似症狀時,一定要盡速就醫,釐清是否已經影響到聽力,抑或是感染引起的不適症狀,無論是否有影響到聽力,使用耳機一定要注意「60/60原則」,也就是音量不超過60%,一次最長使用間60分鐘,就得讓耳朵休息。

陳俊天說,不管選用哪種耳機,都有可能因長時間使用而形成耳朵的壓迫,或是造成耳朵疼痛與發炎情況,建議耳機使用完之後,要記得清潔保養,將殘留在耳機上的耳垢擦拭乾淨,也應在使用60分鐘後休息。

此外,耳機音量不要過大,日常生活中,可用手機或智慧型手表監測環境分貝數,避免處在85到90分貝的環境超過1小時,以降低聽損風險。

3大類耳機優缺點 製表/元氣中心
3大類耳機優缺點 製表/元氣中心

聽損 細菌感染 黴菌感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