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多歲女性,長期失眠導致白天精神不濟、記憶力下降,影響工作效率。因為入睡時沒有明顯打呼,被診斷為壓力性的「單純失眠」,不斷更換安眠藥。後來接受居家睡眠檢測,發現夜間反覆發生呼吸暫停與血氧下降,屬於典型的失眠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稱為「共眠煞」(COMISA)。
亞東醫院耳鼻喉暨頭頸外科主治醫師洪偉誠表示,打呼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但有些人不打呼或鼾聲不大,尤其是女性患者無明顯症狀,難以被正確診斷。失眠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共眠煞患者,女性較多,因為荷爾蒙變化會干擾睡眠品質,包括失眠或過早醒來。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全台至少有200萬人有慢性失眠困擾,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很多人以為可能只是壓力大睡不好,但有相當比例的失眠患者,背後真正的元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另外,有高達約30至50%的失眠族群患有共眠煞,因為沒有明顯打呼聲,容易被忽略,導致延誤治療。
衛福部統計,60歲以上女性超過5成有共眠煞情況,睡不好、易焦慮、影響白天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患上失眠的風險也增加,失眠與精神狀態密切相關,更與其他疾病有著複雜的關係。洪偉誠提醒,睡不好的共眠煞患者,罹患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失智、腦部退化的風險都高於一般人。
關於失眠的治療與改善,洪偉誠指出,可以先從調整作息、進行放鬆練習、營造舒適睡眠環境等非藥物治療方法著手。如有輾轉難眠、頻繁醒來、睡醒後仍十分疲倦以及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即使沒有打呼,也要立即至耳鼻喉科或胸腔科就診檢查。
相較單純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眠煞患者因苦於失眠,部分患者初期可能會排斥配戴正壓呼吸器,洪偉誠建議,如果真的需要用呼吸器也不要排斥,可依照個人習慣和睡姿挑選正壓呼吸器機種和面罩,同時建立規律的睡眠模式,提升睡眠和生活品質。
‧年薪360萬夫妻為育兒買房 理專大讚好物件卻「勸阻首購」:不是時候
‧豆腐能變成肉?一招讓口感激變 取代絞肉少吃進上百大卡
‧每天洗曬衣+摺疊心好累?三寶媽分享「激省20分鐘」繁雜變輕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