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魚肉如何解凍保鮮?主廚依時間多寡教2招:NG動作多數人常犯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耳鼻喉

乾濕2種耳垢有不同清潔方式 醫籲用棉花棒掏耳朵千萬不可用推的

過度清潔,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耳朵受傷。圖╱123RF
過度清潔,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耳朵受傷。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許多人洗完澡後習慣使用棉花棒進行耳朵內的清潔,將耳垢清出,但耳垢有分乾濕兩種類型,應有不同的清潔方式,若過度清潔,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耳朵受傷。

耳垢分乾濕兩種 有不同清潔方式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表示,大部分東方人的耳垢是乾的,外觀看起來灰灰白白的;西方人則多為濕耳垢,呈現褐色,質地較黏。這樣的差異主要是東西方人種分泌物不同所致,但主成分仍為角質層的脫屑。

大多數的耳垢會自然排出人體,少數情況才會堵住,王文弘指出,堵塞位置常處於耳道內軟骨與硬骨的交界處,該處最為狹窄,若要自行清理,容易傷到耳膜,通常會透過軟化劑,讓耳垢軟化後自行排出。民眾若沒有藥劑,也可用橄欖油等油品滴入耳道,待十分鐘左右即可排出。

用棉花棒清潔時 千萬不可用推的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蕭安穗說,耳垢具有保護耳朵的功用,會分泌油脂並且殺菌,除非影響聽力,否則不建議將耳垢清除;若耳垢因浸水而濕黏則可將其吹乾就好,若真的要清潔,用棉花棒沾點水稍事清理即可,不要太過用力或完全清除耳垢。

王文弘強調,用棉花棒清潔耳道時,千萬不可用推的,在外耳道繞一圈擦拭即可,也不建議將耳垢刮出。不過,曾有個案耳道一浸水,堆積的耳垢便膨脹,造成刺痛,甚至堆積成「傳導型聽力障礙」,影響聽覺功能,因此建議每三個月至半年應到耳鼻喉科診所,請醫師進行耳垢清理,若置之不理,可能衍生為外耳炎。

清理耳垢非必要 半年一次即可

目前流行清潔耳垢服務,甚至衍伸耳燭等項目,標榜可紓壓。不過,蕭安穗提醒,耳內的表皮其實非常脆弱,沒有什麼軟組織,若溫度過高容易受傷,結痂後恐造成更多傷害。

王文弘說,不論乾耳垢、濕耳垢,都可能造成耳道的堵塞,清理耳垢雖非必要,若民眾耳垢容易堆積,建議半年清理一次即可。

耳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