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什麼是低GI飲食?營養師教你外食「GI搭配法」,食物加「1味」可降GI值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耳鼻喉

耳鳴證有虛實 依聲調、響度、持續性細分辨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耳鳴如果沒治好,很可能有耳聾的風險存在。中醫師林文彬表示,耳鳴的病因複雜,歸納起來可分為虛、風、火、痰、瘀五個面向。腎陰虧,髓海不足,就可能會出現徵候,如兩耳鳴響,聲細而微且持續不休,頭暈健忘,腰膝痠軟,呈晝輕夜重的狀況,畏寒肢冷,夜尿頻多,大便稀溏,像這種情形為腎元虧虛,耳竅失於腎陽滋潤而導致耳鳴的症候。

林醫師指出,風溫毒邪侵襲,耳竅脈絡受損,如此就很可能導致耳鳴,如耳中如聞風聲,會感覺到耳中憋氣,有阻塞感,鼓膜輕度潮紅而內陷,耳鳴發作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像是鼻塞、發燒、頭痛、流鼻涕、舌尖紅、舌苔薄白,此為風熱或風寒外襲蒙蔽清竅症候。

肝鬱化火,肝火上擾清竅,也可能引起耳鳴,像是耳鳴如潮聲或如風雷,每於暴怒之後突發或加重,頭暈頭痛,口苦咽乾,焦躁易怒,目赤面紅,經常多夢,或有脅肋滿痛,大便秘結,舌質紅,苔薄黃,像這種情形為肝氣鬱結,或暴怒傷肝,肝火上擾清竅的證候。

脾運失去正常,導致聚濕生痰,痰鬱化火,當痰火上擾清竅時就可能發生耳鳴,如耳鳴如潮,呼吸如風作響,耳內閉塞,頭重如裹,胸悶痞塞,咳嗽痰多,色黃而黏,口中黏膩,大便黏而不暢,舌質紅,苔黃膩,像這種情形為痰火壅結水濕停聚,化火上擾清竅的證候。

脾氣虛,上氣不足者也可能引起耳鳴,思慮過度或勞倦後發作,腸胃脹氣,大便稀溏,四肢有無力感,舌苔薄膩,像這種情形為脾氣不升,耳竅失養,濁陰停聚的證候。

傳統中醫認為,耳鳴依其單調、響度、持續久暫之不同而症各異,所以特別要明辨虛實。林文彬表示,一般高亢者多虛,低沉者多實;聲細者多虛,鳴甚者多實;漸發者多虛,爆發者多實;久鳴者多虛,新鳴者多實;時經時重者多虛,持續不已者多實,以此分辨虛實。

林文彬指出,肝腎陰虛患者通常有耳鳴且鳴聲尖細,入夜可能加重,且聽力漸減,同時伴隨頭暈眼花,腰膝痠軟,舌紅少苔等症狀,治宜滋補肝腎,清降虛火,藥用石菖蒲、桑椹、黃精、熟地、淮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五味子、牛膝等藥材。

腎陰虧虛患者常有久病耳鳴且鳴聲細弱,入夜會比較明顯,同時也可能出現腰痛或腰膝痠軟乏力,臉色淡白,畏冷肢涼,婦女月事失調,小便清長,夜尿頻數或尿有餘瀝,舌質淡胖等症狀,治宜填精益腎,溫陽聰耳。藥用熟地、肉桂、菟絲子、補骨脂、當歸、川芎、白蒺藜、杜仲、白芷、石菖蒲等藥材。

肺脾氣虛者通常有耳鳴反復發作,逐年加重的情形發生,同時也可能伴隨倦怠乏力,面色不華,胃口差,容易感冒,舌質淡等症狀,治宜補益肺脾,升陽充耳,藥用葛根、蔓荊子、白芍、人蔘、升麻、石菖蒲、炙甘草等藥材,若兼有頭暈者,加天麻、白蒺藜等藥材。

心脾血虛者,患者常有耳鳴,每次在蹲位起立時經常突然加重,或感覺頭部、耳內空虛發涼感,或在勞動後加重,常伴隨面色萎黃,倦怠少力,失眠多夢,心悸不寧,心神恍惚,舌質淡等症狀,治宜補益心脾,養血安神。藥用黨蔘、當歸、遠志、白朮、茯苓、龍眼肉、酸棗仁、丹蔘、石菖蒲、葛根、炙甘草等藥材。

瘀血阻絡患者通常久病,全身或兼見其他虛證,治療其他證候效果甚微,患者有舌質黯或有瘀點、瘀斑等症狀,治宜化瘀通絡,開竅聰耳,藥用老蔥、生薑、赤芍、川芎、桃仁、紅花、紅棗、當歸、麝香、丹蔘、薑黃、葛根、石菖蒲等藥材。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失眠 感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