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皮膚搔癢怎麼辦?狂抓恐致傷口惡化、感染 醫曝7大臨床表現,預防與日常照護指南一次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耳鼻喉

風邪侵使經氣阻、痰濕聚耳竅致中耳炎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中耳炎常因細菌入侵、擤鼻涕方式錯誤所引起。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中耳炎為發炎的徵候,多因風邪侵入以致於經氣阻塞,導致痰濕聚在耳竅,當病久就容易變成氣滯血瘀,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以免出現後遺症,同時養成正確擤鼻涕的方式,可減少發生中耳炎的機會。

翁醫師指出,中耳炎非中醫病名,在中醫類似於風聾、耳脹痛、耳痹等範疇,西醫常規治療多使用抗生素,中醫通常採取辨證論治。門診中,常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據證型常分為三型,風邪型患者常有患處紅腫、怕風、鼻塞、流鼻涕等症狀,治宜疏散風邪,適合用銀翹散加減方來治療。

翁瑞文醫師進一步指出,痰濕型患者常出現搖頭時耳朵有水聲、頭暈、頭重、胃口差、肚子脹等症狀,治宜去痰去濕,適合用五苓散合苓桂朮甘湯來治療;氣滯血瘀型患者常有耳鳴、耳朵流出分泌物等症狀,為病發時間過久所造成,治宜補氣通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適合用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來治療。

中耳炎多為感冒所誘發,常發生在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的小朋友身上,應及早治療,若未妥善治療恐產生後遺症,包括耳鳴、中耳積液、聽力損失等。預防保健之道,建議民眾在擤鼻涕時,不要兩邊同時一起擤,要輪流擤,同時少吃辛辣類等刺激性食物,小朋友喝牛奶時也不要躺著喝,因為可能導致逆流至耳咽管,如此有助於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感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